《王阳明心学智慧》:探寻良知:主人翁、称衡、镜子的比喻歌词由吉生学堂演唱,出自专辑《王阳明:在人生低谷,做心中有光的人|一切从心开始》,下面是《《王阳明心学智慧》:探寻良知:主人翁、称衡、镜子的比喻》完整版歌词!
《王阳明心学智慧》:探寻良知:主人翁、称衡、镜子的比喻歌词完整版
有人曾问过一个问题,
如果有同事到处散布谣言,
诽谤自己,
阻碍了自己的晋升机会,
那么自己恨他恨到了极点,
于是杀掉了他,
这算不算知行合一呢?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王阳明所讲的知行合一,
实际上还有另一个层面,
除了在知识层面上保持知行合一之外,
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在良知层面上实现知行合一。
因此,
当知转化为良知后,
再讲知行合一,
就是致良知。
王阳明晚年非常重视这三个字,
要谈论良知的意义,
即使天荒地老,
也难以讲尽良知这两个字是千古圣人传承下来的真实精髓。
是正法掩藏。
那么良知是什么呢?
他是道,
是我们内心的本质,
只表示表现实践知良知就是实践良知就是知行合一,
因此,
知行合一的进一步完善发展就是致良知。
那么如何去实践良知呢?
良知本身又有哪些特征呢?
简单来说,
可以用三个比喻来解释良知的特征。
第一个比喻是主人翁,
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孔子,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主宰,
即星之主人。
这是王阳明的原话。
他说,
所谓良知,
就是我们每个人内心的主人翁,
我们所有的行为都应该听从它的指引。
然而,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往往不听从他的声音,
这导致了心与身体的分离。
举个例子,
当你看到一朵美丽的花时,
你会觉得它很美,
给于这种感觉,
你可能想要摘下它。
生活中也是一样,
我们都渴望成为高官,
赚取大量金钱,
还想拥有声誉和粉丝。
我们在内心不断被想要的主导下采取行动。
王阳明提出了一个简单的问题,
比如你觉得花很美,
这并无害处,
但当你产生我想要的想法时,
就要注意了。
他认为这时候我们的本心。
一定会出现。
当你伸手摘花时,
良知一定会告诉你不要摘,
因为那不属于你,
但你总是不听他的。
我们总是跟随自己的感觉形式,
投入于追求外在的名誉、
地位、
财富。
主人翁在那里,
但我们却忽视了他的存在。
主人翁即是我们的本心,
如果我们的行为与他没有关联,
就会导致心与身体的分离,
这是非常危险的。
因此,
王阳明说,
我们需要重新建立起心与身体的统一,
无论是言行举止,
都要向主人翁请教,
使我们内外心身都回归到最初的状态。
而如何向他请教呢?
简单来说就是反思。
反思非常重要。
孔子曾说反求诸己,
曾子说每天三次反省自己。
苏格拉底也说,
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
反思能让我们了解哪些方面做得对,
哪些方面做得不对。
当主人翁做出判断后,
我们就要听从它的指引,
使心与身体重新合一,
这就是致良知。
第二个比喻是称横,
我用它来解决无休止的争论。
王阳明用过一个词,
叫做剑空横屏。
良知就是在没有任何倾向的情况下,
能够保持天平平衡的那个点。
换言之,
它也是数轴上的零点,
既不是负数,
也不是正数,
但却能够准确区分正负。
良知本身没有。
都是非观念,
没有善恶之分,
但他能够辨别是非和善恶。
论语中有一句话说以德报怨。
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好不好?
孔子反问,
那用什么来回报德呢?
他无法回答。
于是孔子补充道,
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
这里的直指的是中正无私,
处于中间位置。
今天很多人对中庸的理解都有误区,
我批评你一次,
批评你一次,
表扬你一次,
表扬他一次,
遇到问题就说,
你们自己解决吧,
这样的人是最糟糕的。
孔子称之为乡愿德之贼。
什么是中庸呢?
中庸就是始终坚持大中治政的原则。
坚持中正之道,
天下国家可以平衡,
爵位可以辞让,
生死可以奋勇,
但中庸却很难做到。
真正实现中庸,
比瓜分天下、
放弃高官后路、
赴汤蹈火更为困难。
因此,
良知本身没有善恶之分,
但可以区分一切善恶。
只要我们实现大忠治政,
摒除偏见和先入为主,
还原事物的真相,
这就是致良知。
第三个比喻是镜子。
王阳明非常喜欢用这个比喻,
他告诉我们,
镜子本身并没有任何东西,
但他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放在他面前的物体。
有人会说,
如果整天都致良知,
还怎么做生意呢?
王阳明并不是不让我们做生意,
而是希望我们在面对事情时,
心态像镜子一样,
没有任何动荡和偏见。
平静、
客观、
完整的面对这个世界。
他还强调了一个重要的点,
事情做完了,
就好比将物体从镜子前拿开了一样,
镜子里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也就是今天人们喜欢说的归零。
所谓归零,
就是回归到剑空横平的本源状态,
就是致良知的境界。
广阳明所讲的良知,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的本心。
通过实践,
至良知最终可以实现心与世界万物的统一,
也就是最初所提到的心级里至良知的最终境界,
就是心外无物,
无心外之物,
与天下万物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