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鹿头山(山上有关,在德阳县治北)》,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
诗句:“继起名硉兀”
出处:《鹿头山(山上有关,在德阳县治北)》
读音:平仄:仄仄平平
韵脚:入十一沒
拼音:jìqǐmíng4wù
赏析解释:
【继】《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詣切,音計。《說文》續也。《玉篇》紹繼也。《易·繫辭》繼之者,善也。《中庸》善繼人之志。《孟子》爲可繼也。《五經文字》繼从,反爲。俗作継,非。又《集韻》吉棄切,音繫。縛也。《後漢·李固傳》羣下繼望。《註》劉攽曰:繼是繼續之義,不可施於此。蓋本是繫字,繫綴天下之望也。○按繼又音繫,訓縛,卽繫之義。劉欲改繼爲繫,非是。
【起名】号;命名。《汉书·高帝纪上》“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也,姓刘氏”颜师古注引三国魏张晏曰:“《礼》諡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汉帝之太祖,故特起名焉。”《儒林外史》第二回:“开蒙的时候,他父亲央及集上新进梅朋友替他起名。”萧红《生死场》十三:“对!招集小伙子们,起名也叫‘革命军’。”2.得名;获取名望。晋伏义《与阮籍书》:“若弃圣背贤,必不离乎狂狷;凌荣起名,则不免乎穷辱。”《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后汪大尹因此起名,遂钦取为监察御史。”
【硉】《廣韻》《集韻》勒沒切《韻會》《正韻》盧沒切,論入聲。硉矹,詳前矹字註。本作。又礌也。《枚乗·七發》上擊下硉。
【兀】《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五忽切,音杌。《說文》兀,高而上平也。从一在人上。又刖足曰兀。《莊子·德充符》魯有兀者叔山無趾,踵見仲尼。仲尼曰:無趾,兀者也。又《柳宗元·晉問篇》乗水潦之波,以入於河而流焉,盪突硉兀。《註》危石也。又兀兀,不動貌。《韓愈·進學解》常兀兀以窮年。又《正韻》臬兀,不安也。亦作卼。《易·困卦》于臲卼。又姓。《韻會》後魏改樂安王元覽爲兀氏。又《韻會》或作掘。《莊子·齊物論》掘若槁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