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疆托大臣出自《赠别》,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
诗句:“封疆托大臣”
出处:《赠别》
读音:平仄:平平平仄平
拼音:fēngjiāng1dàchén
赏析解释:
【封疆】1.亦作“封畺”。界域之标记;疆界。《礼记·月令》:“﹝孟春之月﹞王命布农事,命田舍东郊,皆修封疆。”《史记·商君列传》:“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张守节正义:“封,聚土也;疆,界也:谓界上封记也。”《汉书·天文志》:“故候息秏者,入国邑,视封畺田畴之整治,城郭室屋门户之润泽,次至车服畜产精华。实息者吉,虚秏者凶。”2.疆域;疆土。《周礼·地官·大司徒》:“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荀子·子道》:“昔万乘之国,有争臣四人,则封疆不削。”唐杜甫《遣兴》诗之一:“汉虏互胜负,封疆不常全。”3.指边疆。《
【托】《集韻》《韻會》闥各切。同拓。見拓字註。又不托,與餺飥通。《五代史·李茂貞傳》一日食粥,一日食不托。《歐陽脩·歸田錄》唐人謂湯餠爲不托。又柈名。宋曰托子,今曰托盤。
【大臣】官职尊贵之臣。《左传·昭公元年》:“和闻之,国之大臣,荣其宠禄,任其大节。”《史记·吕太后本纪》:“如意立为赵王后,几代太子者数矣,赖大臣争之,及留侯策,太子得毋废。”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一:“大臣执政,不当收恩避怨。”2.清代用为官号。如内官有总管大臣、军机大臣等,外官有参赞大臣、领队大臣等,特遣的称钦差大臣。至清末尽改各部尚书为大臣,侍郎为副大臣。现亦用作君主国家高级官吏之称。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