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京兆歌齐·陆厥》,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
诗句:“逦迤傍无界”
出处:《京兆歌齐·陆厥》
读音:
赏析解释:
【逦迤】亦作“邐迆”。1.曲折连绵貌。《后汉书·舆服志下》:“术氏冠,前圆,吴制,差池邐迆四重。赵武灵王好服之。”《文选·吴质<答东阿王书>》:“夫登东岳者,然后知众山之邐迆也。”刘良注:“邐迆,小而相连貌。”一本作“邐迤”。唐韦应物《澧上西斋寄诸友》诗:“清川下邐迤,茅栋上岧嶤。”唐元稹《黄明府诗》:“邐迤七盘路,坡陀数丈城。”清厉鹗《八月十五日同丁敬身游龙华寺》诗:“邐迆峯覆釜,参错树排薺。”韩北屏《伊犁河畔》:“赛里木湖的南岸,一大片宽广的草原,从湖边逦迤直到天山脚下。”2.曲折行进貌。《旧唐书·李训传》:
【傍】《唐韻》步光切《集韻》《韻會》蒲光切。通旁。《說文》近也。《廣韻》側也。又姓。唐北地羌豪傍企本。又《集韻》補朗切,音縍。左右也。《賈子保傅篇》成王之生,仁者養之,孝者强之,四聖傍之。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蒲浪切,音。《正韻》倚也。《集韻》亦近也。或作並。又《正韻》補耕切,音綳。《詩·小雅》四牡彭彭,王事傍傍。《朱傳》傍傍然不得已也。
【无】〔古文〕《唐韻》武夫切,音巫。《說文》,亡也。奇字,无通。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易·乾卦》无咎。《釋文》无音無。易內皆作此字。《藝苑雄黃》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无字,變篆者變爲無,惟易、周禮盡用无。然論語亡而爲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故不改也。又《廣韻》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釋典》。(無)〔古文〕《唐韻》武扶切《廣韻》武夫切《集韻》《韻會》《正韻》微夫切,音巫。《說文》亡也。《玉篇》不有也。《書·舜典》剛而無虐,而無傲。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