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友人惠笋豉》,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
诗句:“莼丝无味诳枯肠”
出处:《友人惠笋豉》
读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拼音:chúnsīwúwèikuángkūcháng
赏析解释:
【莼丝】。唐杜甫《陪王汉州留杜绵州泛房公西湖》诗:“豉化蓴丝熟,刀鸣鱠缕飞。”宋苏轼《送刘攽卒海陵》诗:“秋风昨夜入庭树,蓴丝未老君先去。”清纳兰性德《摸鱼儿·送别德清蔡夫子》词:“且笑煮鱸鱼,趁著蓴丝碧。”典
【无味】1.谓平淡无奇,不含深致。《老子》:“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河上公注:“言极平常也。”唐韩愈《送穷文》:“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洪深《少奶奶的扇子》第三幕:“你这样一个老实人,改邪归正了,那真成了面目可憎,语言无味的老东西了。”2.没有滋味;没有兴味。《淮南子·原道训》:“无味而五味形焉。”清纳兰性德《如梦令》词:“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茅盾《子夜》十七:“我就是百事无味,心神不安。”3.没有气味。三国魏嵇康《乐论》:“乾坤易简,雅乐不烦,道德平淡,故无声无味。”
【诳】《唐韻》居況切《集韻》《韻會》《正韻》古況切,音。《說文》欺也。《玉篇》惑也。《禮·曲禮》幼子常視無誑。《釋文》欺也。《史記·高祖紀》紀信乗王駕,詐爲漢王誑楚。《舊唐書·姚崇傳》遞相欺誑。《子牙子·論將篇》信而喜信人者可誑也。《註》惑也。又《集韻》或作迋。《詩·國風》無信人之言,人實迋女。《傳》迋,與誑同。又《韻會》亦作誆。《史記·鄭世家》晉使解揚誆楚。 《說文》本作。《集韻》或作、逛。漢典考證:〔《曲禮》幼子常視無誑。《註》欺也。〕 謹照原書註改釋文。 考證:〔《曲禮》幼子常視無誑。《註》欺也。〕 謹照
【枯肠】亦作“枯膓”。1.饥渴之肠,枵腹。唐郑嵎《津阳门诗》:“开壚引满相献酬,枯肠渴肺忘朝饥。”宋苏轼《汲江煎茶》诗:“枯肠未易禁三碗,坐数荒村长短更。”宋陆游《饭后偶题》诗:“环堵萧然百虑忘,天教得饭飫枯肠。”明刘基《寒夜谣》之一:“无酒可饮,寒不能眠。枯肠饥鸣,百虑交煎。”2.比喻枯竭的文思。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三椀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宋朱熹《再用韵题翠壁》:“珍重诗翁莫相恼,枯肠搅断鬢丝华。”清李渔《慎鸾交·久要》:“须待我情中生法,把枯膓徧搜。”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庆祝沪宁克复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