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旒与黊纩出自《唐虞吟》,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
诗句:“前旒与黊纩”
出处:《唐虞吟》
读音:平仄:平平平仄
拼音:qiánliúyǔyùyú4
赏析解释:
【前旒】1.古代帝王冕冠前沿垂悬的玉串。《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道以数年之业则民疾,疾则辟矣。故古者冕而前旒,所以蔽明也。”唐柳宗元《界围岩水帘》诗:“忽如朝玉皇,天冕垂前旒。”宋曾巩《洪范传》:“人之於视听,有能察於閭巷之间,米盐之细,而不知蔽於堂阼之上、治乱之几者,用其聪明於小且近,故不能无蔽於大且远也。古之人知其如此,故前旒蔽明,黈纊塞聪。”2.指代帝王。宋苏舜钦《哭师鲁》诗:“予才入册府,俄作中都囚。飞章立辨雪,危言动前旒。”
【与】《廣韻》《集韻》《正韻》同與。《說文》賜予也。一勺爲与。《六書正譌》寡則均,故从一勺。(與)〔古文〕《廣韻》弋諸切《正韻》弋渚切《集韻》《韻會》演女切,音予。《說文》黨與也。《戰國策》是君以合齊與强楚。《註》與,黨與也。《管子·八觀篇》請謁得于上,則黨與成于下。又《廣韻》善也。《禮·禮運》諸侯以禮相與。又《增韻》及也。《易·說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又許也,從也。《論語》吾與點也。《管子·形勢解》鬼神助之,天地與之。又待也。《論語》歲不我與。又《博雅》如也。《前
【纩】《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苦謗切,音曠。《說文》絮也。或从光作絖。《玉篇》綿也。《書·禹貢》厥篚纖纊。《傳》纊,細綿。《儀禮·旣夕》屬纊。《註》纊,新絮。《左傳·宣十二年》三軍之士,皆如挾纊。《註》綿也。又《集韻》古曠切,光去聲。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