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寒食二首》,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
诗句:“风烟放荡花披猖”
出处:《寒食二首》
读音:
赏析解释:
【风烟】1.风与烟;风与尘。南朝齐谢朓《和王著作融八公山诗》:“风烟四时犯,霜雨朝夜沐。”南朝梁吴均《与朱元思书》:“风烟俱浄,天山共色。”唐寒山《诗》之二九七:“昨来攀葛上,半路困风烟。径窄衣难进,苔黏履不全。”2.景象;风光。唐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五之问》诗:“风烟标迥秀,英灵信多美。”唐白居易《西湖留别》诗:“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宋刘过《行香子·山水画面》词:“无限风烟,景趣天然,最宜他、隐者盘旋。”宋张耒《登海州城楼》诗:“客心不待伤千里,槛外风烟尽是愁。”3.犹风尘,尘世。宋苏舜钦《扬州城南
【放荡】,不受约束。《汉书·东方朔传》:“指意放荡,颇復詼谐。”宋苏轼《谢王内翰启》:“欲求倜儻超拔之才,则惧其放荡而至於无度。”清孙枝蔚《哭吴后庄》诗:“我亦性放荡,礼法非所长。”陶行知《一个教师与家长的答复》:“放荡不是自由,因为放荡的人是做了私欲嗜好的奴隶而不能自拔。”2.指行为轻佻不检点。曹禺《日出》第一幕:“我知道你心里是说我有点太随便,太不在乎。你大概有点疑心我很放荡,是不是?”3.犹浪游,浪迹。《西游记》第八十回:“若我老孙,方五百年前大闹天宫之时,云游海角,放荡天涯。”清戴名世《<缪太翁遗稿>序》
【花】〔古文〕蘤《唐韻》《集韻》《正韻》呼瓜切,音譁。《正字通》草木之葩也。《歐陽修·花品序》洛陽人稱花曰某花某花,稱牡丹則直曰花。又地名。《廣州志》南海縣有花田。又姓。唐有花驚定。《杜甫詩》成都猛將有花卿。《通志·氏族略》宋有尚書郞花尹。又《韻補》音訶。《棗據詩》延首觀神州,廻晴盻曲阿。芳林挺修榦,一歲再三花。 《說文》本作華。榮也。从艸,鄭氏曰:,象華葉垂敷之形,亏象蔕萼也。《唐韻古音》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見于書,晉以下書中閒用花字,或是後人攺易。唯《後漢書·李諧·述身賦》曰:樹先春而動色,草迎歲而發花。
【披猖】1.亦作“披昌”。猖獗,猖狂。《北史·王盟独孤信等传论》:“谊文武奇才,以刚正见忌,有隋受命,鬱为名臣,末路披猖,信有终之克鲜。”明屠隆《昙花记·雠邪设谤》:“前日萧黄流与我同席,席上曾説史思明也是一员良将,朝廷不能驱使,以致披猖。”王闿运《彭寿颐哀词》:“罢计洛阳,羣寇披昌。”李大钊《国民之薪胆》:“甲辰之役,日本与俄争我满洲,而以我国为战场,我反作壁上观,其结果致敌势益见披昌。”郭沫若《豕蹄·贾长沙痛哭》:“他想到梁王的死,想到天下的不安和匈奴的披猖。”2.溃散;失意;狼狈。《梁书·王僧辩传》:“上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