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松坡》,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
诗句:“偃盖浥漙露”
出处:《松坡》
读音:平仄:仄仄仄
韵脚:去十一暮
拼音:yǎngàiyìtuánzhuānlùlòu
赏析解释:
【偃盖】1.车蓬或伞盖。喻指圆形覆罩之物。晋葛洪《抱朴子·仙药》:“五德芝,状似楼殿,茎方,其叶五色各具而不杂,上如偃盖,中常有甘露,紫气起数尺矣。”清曹寅《圆庐》诗之二:“蓑形偃盖一弓宽,枢户清寥位置安。”2.形容松树枝叶横垂,张大如伞盖之状。唐杜甫《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阴崖却承霜雪干,偃盖反走虬龙形。”《云笈七籤》卷一一三:“其观前素有松树偃盖,甚为胜景。”《西游记》第九三回:“隐隐见苍松偃盖,也不知是几千百年间故物到于今。”鲁迅《故事新编·理水》:“第三天是学者们公请在最高峰上赏偃盖古松。”
【浥】《唐韻》於及切《集韻》《韻會》乙及切《正韻》乙入切,音邑。《說文》濕也。又漬潤也。《詩·召南》厭浥行露。又《廣韻》於業切《集韻》乙業切,音裛。義同。又《集韻》乙俠切,音。窊陷也。《前漢·司馬相如傳》踰波趨浥。《註》趨浥,輸于淵也。又乙甲切,音押。水流下貌。《郭璞·江賦》乍浥乍堆。漢典考證:〔《前漢·司馬相如傳》踰彼趨浥。〕 謹照原文踰彼改踰波。 考證:〔《前漢·司馬相如傳》踰彼趨浥。〕 謹照原文踰彼改踰波。
【漙】《唐韻》度官切《集韻》《韻會》《正韻》徒官切,音團。露多貌。《詩·鄭風》零露漙兮。 亦作團。《杜甫詩》玉露漙淸影。漙或作團。又《集韻》豎兗切,音腨。義同。又朱遄切,音專。與湍同。水名,出酈縣。或作漙。 《集韻》或作。亦省作。
【露】《唐韻》洛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魯故切,音路。《說文》潤澤也。从雨路聲。《玉篇》天之津液,下所潤萬物也。《釋名》露,慮也。覆慮物也。《大戴禮》陽氣勝,則散爲雨露。《五經通義》和氣津凝爲露。《蔡邕·月令》露者,隂之液也。《白虎通》露者,霜之始。《禮·月令》孟秋,白露降。《詩·召南》厭浥行露。《箋》厭浥然濕,道中始有露,謂二月中嫁娶時也。又《小雅》英英白雲,露彼菅茅。《屈原·離騷》朝飮木蘭之墜露。《前漢·鼂錯傳》覆露萬民。《註》如淳曰:覆,也。露,膏澤也。《春秋緯》武露布,文露沉。《註》甘露降其國,布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