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诫酒肉慈慧法门》,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
诗句:“衣钵弃余处”
出处:《诫酒肉慈慧法门》
读音:平仄:平平仄平仄
拼音:yībōqìyúchǔchù
赏析解释:
【衣钵】“衣钵”。1.佛教僧尼的袈裟与饭盂。唐崔颢《赠怀一上人》诗:“竹房见衣鉢,松宇清身心。”《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和尚收拾衣鉢被窝,打个包儿,做成一担,寻根竹子,挑出菴门。”清张尔岐《蒿庵闲话》卷一:“六祖衣鉢,传自达磨,藏广东传法寺。衣本西方诸佛传法信器,鉢则魏主所赐。”秦牧《艺海拾贝·惠能和尚的偈语》:“﹝惠能﹞在原籍死后移灵曲江南华寺,六十年代初南华寺还有他的‘真身’和‘衣钵’。”2.佛家以衣钵为师徒传授之法器,因引申指师传的思想、学问、技能等。宋苏轼《再和许朝奉》:“传家有衣钵,断狱尽《春秋
【弃余】之物。《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是岁用枣祗、韩浩等议,始兴屯田”裴松之注引三国魏王沉《魏书》:“自遭荒乱,率乏粮穀。诸军并起,无终岁之计,飢则寇略,饱则弃餘。”2.所抛弃的多馀之物。唐韩愈《卫府君墓志铭》:“嗟惟君,篤所信,要无有,弊精神,以弃餘,贾於人。”宋叶适《经总制钱一》:“而秦檜权忮,劫胁一世而出其上,及其取於弃餘琐屑之间以为国命者,是何其无耻之至是也哉!”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六·叶水心论<三国志>》:“﹝叶﹞又云:近世有谓《三国志》当更修定者,盖见注所载尚有诸书;不知注之所载,皆寿弃餘。”
【处】《唐韻》昌與切《集韻》《正韻》敞呂切,音杵。《玉篇》居也。《詩·王風》莫或遑處。又止也。《詩·召南》其後也處。 《廣韻》留也,息也,定也。又居室也。《詩·大雅》于時處處。又歸也。《左傳·襄四年》民有寢廟,獸有茂草,各有攸處。又分別也。《晉書·杜預傳》處分旣定,乃啓請伐吳之期。又制也。《晉書·食貨志》人閒巧僞滋多,雖處以嚴,而不能禁也。又姓。《前漢·藝文志》《處子》九篇。《師古註》《史記》云:趙有處子。《廣韻》《風俗通》云:漢有北海太守處興。又州名。《一統志》晉屬永嘉郡,隋置處州。又《廣韻》讀去聲,昌據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