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明卧病有感二首》,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
诗句:“行止此身应有命”
出处:《清明卧病有感二首》
读音:
赏析解释:
【行止】止息,犹言动和定。《孟子·梁惠王下》:“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后汉书·吕布传》:“卓(董卓)自知凶恣,每怀猜畏,行止常以布自卫。”《隋书·南蛮传·真腊》:“其人行止皆持甲仗,若有征伐,因而用之。”2.偏指行动;活动。《列子·天瑞》:“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十:“这些时犹烦唇齿。听严城鼓已三挝,六街中少人行止。”3.犹言一举一动。晋陶潜《祭程氏妹文》:“能正能和,惟友惟孝,行止中闺,可象可效。”明陶宗仪《辍耕录·鬼爷爷》
【此】《唐韻》《正韻》雌氏切《集韻》《韻會》淺氏切,音佌。《說文》止也。从止从匕。匕,相比次也。《徐曰》匕,近也。近在此也。《爾雅·釋詁疏》此者,彼之對。《詩·周頌》在彼無惡,在此無斁。《老子·道德經》去彼取此。又《六書故》此猶兹也,斯也。《大學》此謂知本。
【身】《唐韻》失人切《集韻》《韻會》《正韻》升人切,音申。《說文》躬也,象人之身。《爾雅·釋詁》我也。《疏》身,自謂也。《釋名》身,伸也。可屈伸也。《廣韻》親也。《九經韻覽》軀也。總括百骸曰身。《易·艮卦》艮其身。又《繫辭》近取諸身。《書·伊訓》檢身若不及。《孝經·開宗明義章》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又《詩·大雅》大任有身。《傳》身,重也。《箋》重爲懷孕也。《疏》以身中復有一身,故言重。又告身。《唐書·選舉志》擬奏受皆給以符,謂之告身。又《史記·西南夷傳》身毒國。《註》索隱曰:身音捐。又《韻補》叶尸連切。《楊方·合
【应】《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陵切,音膺。《說文》當也。从心聲。《徐曰》,鷹字也。本作,今作應。又料度辭也。《唐詩》應須,祇應,皆是也。又《周語》其叔父實應且憎。《註》猶受也。又國名。《括地志》故應城,因應山爲名,在汝州葉縣。又姓。出南頓,本周武王後。《左傳·僖二十四年》邗晉應韓,武之穆也。漢有應曜,與四皓偕隱,曜獨不出,八代孫應劭,集解漢書。又通作膺。《書·武成》誕膺天命。《註》當也。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證切,音譍。《集韻》答也。《廣韻》物相應也。《易·咸卦》二氣感應以相與。又樂名。
【有命】1.天命。有,助词。《诗·大雅·大明》:“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晋陆云《大将军宴会被命作诗》:“有命再集,皇舆凯归。”2.天命所归之人。古代称天子。《书·伊训》:“于其子孙弗率,皇天降灾,假手于我有命。”孔颖达疏:“天不能自诛于桀,故借手于我有命之人,谓成汤也。”《书·咸有一德》:“皇天不保,监于万方,启迪有命。”孔传:“有天命者开道之。”3.由命运主宰。《论语·颜渊》:“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妾闻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修善尚不蒙福,为邪欲以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