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纵笔》,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
诗句:“踵息无声不厌深”
出处:《纵笔》
读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
韵脚:下平二十一侵
拼音:zhǒngxīwúshēngbùyànshēn
赏析解释:
【踵】〔古文〕歱《唐韻》之隴切《集韻》《韻會》主勇切,音腫。《說文》追也。一曰往來之貌。《釋名》踵,鍾也。鍾,聚也。上體之所鍾聚也。《玉篇》足後。《集韻》本作。《禮·曲禮》車輪曳踵。《疏》踵,脚後也。《左傳·昭二十四年》吳踵楚。《註》躡楚踵跡。《莊子·讓王篇》納履而踵決。《淮南子·地形訓》北有跂踵民。《註》跂踵,踵不至地,以五指行。又《孟子》踵門而告文公。《趙岐註》踵,至也。又因也。《前漢·法志》踵秦而置材官於郡國。《註》踵,因也。又接也。《前漢·霍去病傳》踵軍數十萬。《註》踵,接也。又頻也。《莊子·德充符》踵
【息】〔古文〕《唐韻》相卽切《集韻》《韻會》《正韻》悉卽切,音熄。《說文》喘也。《增韻》一呼一吸爲一息。又大聲歎曰太息。《戰國策》閔王太息。《註》長出氣也。《前漢·高帝紀》喟然太息。《師古註》太息之大也。又累氣曰累息。《後漢·任延傳》吏民累息。 一曰止也。《禮·檀弓》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註》息猶安也。言苟且取安也。王氏曰:且止之辭。又處也。《詩·小雅》無恆安息。《傳》息,猶處也。又生也。《周禮·地官》以保息六養萬民。《前漢·宣帝紀》者不可息。《師古註》息謂生長。言劓刖之徒,不可更生長也。又《禮·月令註》陽生
【无声】1.没有声音。《庄子·知北游》:“视之无形,听之无声。”三国魏曹植《七启》之一:“画形於无象,造响於无声。”唐韩愈《送孟东野序》:“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金元好问《通奉大夫张君神道碑铭》:“舞云之春风,润物无声。”巴金《探索集·友谊》:“看见了西园寺先生、清水先生和其他几位朋友的眼泪……我却无声地哭了。”2.吞声;不说话。唐杜甫《投简咸华两县诸子》诗:“君不见空墙日色晚,此老无声泪垂血。”元倪瓒《画竹赠申彦学》诗:“写出无声断肠句,鷓鴣嗁处竹苍苍。”茅盾《子夜》六:“他这无声的温柔的抗议,可以引出林佩珊
【不厌】1.不嫌;不加以排斥。《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膾不厌细。”《韩非子·难一》:“战阵之间,不厌诈伪。”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凡此皆有伦有脊之言,虽巧而不厌其巧。”2.不合。《文选·班彪<王命论>》:“取舍不厌斯位,符瑞不同斯度,而苟昧权利,越次妄据,外不量力,内不知命,则必丧保家之主。”李善注引韦昭曰:“厌,合也。”3.不满足;不饱。厌,通“饜”。《楚辞·离骚》:“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史记·伯夷列传》:“然回也屡空,糟穅不厌,而卒蚤夭。”《汉书·王莽传中》:“富者犬马餘菽粟,骄而为
【深】〔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式針切,音。水名。《說文》水出桂陽南平,西入營道。又邃也。《增韻》深者,淺之對。《詩·邶風》深則厲,淺則揭。又深微也。《易·繫辭》惟深也能通天下之志。又藏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必深其爪。又衣名。《禮·深衣疏》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又州名。《韻會》後漢博陸郡,隋置深州。《廣輿記》今屬眞定府。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式禁切,音諗。度淺深曰深。《周禮·地官》以土圭測土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