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之於长吟出自《寄友》,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
诗句:“托之於长吟”
出处:《寄友》
读音:平仄:平平平平平
拼音:1zhīchángyín
赏析解释:
【托】《集韻》《韻會》闥各切。同拓。見拓字註。又不托,與餺飥通。《五代史·李茂貞傳》一日食粥,一日食不托。《歐陽脩·歸田錄》唐人謂湯餠爲不托。又柈名。宋曰托子,今曰托盤。
【之】〔古文〕《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音枝。《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適也,往也。《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氣,則無不之也。又於也。《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註》之,適也。《朱傳》猶於也。又語助辭。《書·金縢》禮亦宜之。《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又此也。《詩·周南》之子于歸。《註》之子,是子也。又變也。《
【长吟】1.犹长鸣。汉司马相如《长门赋》:“孔雀集而相存兮,玄猨啸而长吟。”汉祢衡《鹦鹉赋》:“长吟远慕,哀鸣感类。”鲁迅《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鸣蝉在树叶里长吟。”2.哀愁怨慕时发出长而缓的声音。汉刘向《九叹·离世》:“立江界而长吟兮,愁哀哀而累息。”三国魏嵇康《赠秀才入军》诗之十二:“心之忧兮,永啸长吟。”唐张鷟《游仙窟》:“独嚬眉而永结,空抱膝而长吟。”清刘大櫆《杂诗》之四:“沉忧不能寐,揽衣起长吟。”3.吟咏,吟诵。唐杜甫《解闷》诗之七:“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明申涵光《野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