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次韵范淳甫送秦少章》,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
诗句:“瘦马识騄耳”
出处:《次韵范淳甫送秦少章》
读音:平仄:仄仄平仄
拼音:shòumǎshízhìlùěr
赏析解释:
【瘦】《廣韻》所祐切《集韻》《韻會》《正韻》所救切。同。臞也。又《集韻》疎鳩切,音。瘠也。《揚子·太經》山殺瘦。
【马】〔古文〕《唐韻》《正韻》莫下切《集韻》《韻會》母下切,麻上聲。《說文》怒也,武也。象馬頭髦尾四足之形。《玉篇》黃帝臣相乗馬。馬,武獸也,怒也。《正韻》乗畜。生於午,稟火氣。火不能生木,故馬有肝無膽。膽,木之精氣也。木臓不足,故食其肝者死。《易·說卦傳》乾爲馬。《疏》乾象天,天行健,故爲馬。《春秋·說題辭》地精爲馬。《春秋·考异記》地生月精爲馬。月數十二,故馬十二月而生。《周禮·夏官·馬質》掌質馬,馬量三物,一曰戎馬二曰田馬三曰駑馬,皆有物賈。又《校人》掌王馬,辨六馬之屬。凡大祭祀,朝觐,會同,毛馬而頒之。
【识】〔古文〕《唐韻》賞職切《集韻》《韻會》設職切,音式。《說文》常也。一曰知也。《長箋》訓常無意義。《玉篇》識,認也。《增韻》能別識也。又見識也。《詩·大雅》不識不知,順帝之則。《左傳·襄二十九年》吳公子札聘于鄭,見子產如舊相識。《老子·道德經》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莊子·繕性篇》道固不小行,德固不小識。《揚子·法言》多聞見而識乎正道者,至識也。多聞見而識乎邪道者,迷識也。又草名。《大戴禮·夏小正》三月采識。識,草也。又州名。《唐書·地理志》識利州屬高麗降戸州。又姓。見《姓纂》。又《廣韻》《集韻》《韻會》
【騄耳】駬”。良马名。周穆王八骏之一。《竹书纪年》卷下:“﹝周穆王﹞八年春,北唐来宾,献一驪马,是生騄耳。”《史记·秦本纪》:“造父以善御幸於周繆王,得驥、温驪、驊駵、騄耳之駟。西巡狩,乐而忘归。”裴駰集解引郭璞曰:“八骏皆因其毛色以为名号。”唐曹唐《病马五首呈郑校书章三吴十五先辈》诗之一:“騄駬何年别渥洼,病来颜色半泥沙。”清方文《赠张甥晢如冠》诗:“凤毛原有种,騄耳岂无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