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老先生歌词由老孔讲故事演唱,出自专辑《老孔民间故事》,下面是《奇怪的老先生》完整版歌词!
奇怪的老先生歌词完整版
嗨,
这里是老孔讲故事。
本节目由懒人畅听独家录制播出。
古时候有个张财主,
人称张百万。
虽然家庭富裕,
可是人丁却不兴旺。
多少年过去了,
几房太太没有一个有动静,
请了无数郎中,
吃了不少药。
终于在张百万五十岁那年,
三姨太生下一个男孩儿。
老来得子啊,
一家子欣喜若狂,
对这个男孩更是宠爱有加,
直接取名宝儿。
宝儿在全家人的关爱下长大,
转眼就到了该上学的年龄。
张百万一直觉得自己读书少,
虽说这些年钱赚得不少,
可是他内心一直相信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稿这样的希望,
他全部寄托在儿子身上,
指望他好好读书,
给老张家光耀门楣。
于是,
张百万请来了最好的教授先生,
但是没过多久,
先生却走了。
原来这宝儿虽然生性聪明,
但从小教生惯。
调皮捣蛋一个定10个,
你让他读书写字,
那就不行了。
教书先生软硬兼施,
使出了浑身解数,
这宝儿是一个字也听不进去,
所以先生只好走了。
后来,
张百万请了一个又一个教书先生,
但都没有人能教得了。
任凭张百万家财万贯。
到最后居然没有人敢来了。
这一年,
朝廷尚书房的窦老先生告老还乡。
亲朋好友都来拜访,
张百万也在其中,
可是他一不沾亲,
二不带故。
他来干什么?
他是来向窦老先生请教教育孩子的办法。
张百万说明来意,
窦老先生把宝儿叫到面前,
问了一些问题,
当时就答应了。
众人听罢,
都以为听错了。
一个尚书房的老先生,
一品大臣,
怎么可能教一个孩子?
而且这是出了名的难教。
可杜老先生对众人说道,
啊,
列位,
我已经上了岁数。
再近几十载,
从未给父老乡亲做过什么,
心中不免内疚得很呐。
如今我告老还乡,
闲着还觉得憋闷。
和孩子们一起玩儿。
未尝不是一件有趣的事儿。
我看这孩子好动,
不是不愿读书。
只是遇到了一些古板的先生,
死叫硬惯的把孩子弄怕了,
今天呢,
看在各位亲戚老朋友的份儿上,
老朽就来试试看,
若是将来孩子成了器,
真有出息啦。
也算是给教书先生们。
一些启示吧。
窦老先生自愿去教书。
张百万欣喜若狂,
当时就吩咐下去,
一切都听窦老先生的。
窦老先生让张百万准备两样东西,
一堆黏土,
一个做泥娃娃的木头模型。
在拜师的这天,
按照杜老先生的要求,
张百万将宝儿带到以后就离开了。
老先生绝口不提教书的事儿,
只是在黄土堆前忙活。
他用铁锹将黄土弄出一个小窝来,
又把水桶里的水舀上两瓢,
然后和成泥,
接着蹲下来抓起泥放在两个模子里,
不停地捏来捏去,
倒出来以后就是个笑眯眯的泥娃娃。
宝儿一看他不声不响地蹲下来,
也用手挖泥,
在手里捏成团,
递给老先生窦老先生接过来放在模子里填充夯实,
很快。
一个栩栩如生的泥娃娃又做好了,
宝儿一看也要用模子来做。
窦老先生说了,
莫着急,
想让泥娃娃做得好,
你要先把其他工序学会了,
去帮爷爷提点水来好不好?
宝儿一听,
两只大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从此以后,
天天围着老先生转,
有时帮着提水和泥,
有时静静地看着泥土在先生的把玩下变成娃娃。
趁着先生抽烟的功夫,
他还模仿起先生的架势,
也在模子里弄来弄去。
刚做出来的泥娃娃要先放在阴凉处晾着,
晾到半干不湿的时候,
再放到太阳底下晒。
夜里怕露水,
天一黑就要一个一个的搬到屋里,
天亮以后又要搬出来。
这个活儿先生交给宝儿做,
日子一多,
泥娃娃便越做越多,
干湿混杂在一起,
哪个该晾哪个要再过些时辰,
分辨起来要费很大的功夫。
窦老先生说自己年纪大,
眼力不好,
要宝儿帮他分。
宝儿左看右看,
这些泥娃娃长得一模一样,
怎么也分辨不出来,
就让老先生想办法。
窦老先生摸着胡子,
假装想了好大一会儿,
然后把腿一拍。
哎,
有办法啦,
宝儿啊,
给每个泥娃娃刻上一个名字,
呃,
就刻在脊背上,
那就好分辨了。
鲍娃一听,
高兴地蹦起来,
催着先生刻名字。
先生拿起小刀,
又拿起一个泥娃娃刻上了赵山两个字,
又拿起一个刻上潜水、
孙田、
张三、
王五等等等等。
先生一边刻,
宝儿一边认。
没过几天,
100多个泥娃娃都有了自己的名字,
先生照着名字吩咐宝儿一个一个的搬,
按照老先生的要求,
上午将泥娃娃搬到太阳地里,
下午再将他们搬到屋里。
有时候老先生和宝儿比赛,
看谁找名字找得快,
每次都是宝儿抢在前面。
窦老先生直夸宝儿聪明有出息,
宝儿的心里也乐开了话,
对泥娃娃的名字更加用心的记下。
这一天,
窦老先生对宝儿说,
宝儿啊,
这些泥人干了,
咱们得另外再做。
不过我起的名字不新鲜,
这一次你给他们起名字好不好?
宝儿见先生如此看重自己,
兴奋地一口气说出了一大串他喜欢的名字,
什么小鸡、
小猫、
小狗、
小老虎。
窦老先生按宝儿说的,
给新做的泥娃娃一一刻上了名字。
两个月过去了。
宝儿又和泥人们混熟了。
这一天,
窦老先生又对宝儿说,
宝儿啊,
又要做新娃娃了,
这一次咱们给娃娃起三个字的名字好不好?
宝儿高兴得直拍手,
催促先生赶紧动手。
窦老先生做出一个泥娃娃说道。
呃,
这个孩子啊,
就叫做人之初又做出一个泥娃娃宝儿,
这个泥娃娃叫性本善,
宝儿一听很别扭。
先生,
这样的名字不顺口,
还不如小狗小猫呢。
哎,
这些名字虽然不顺口,
可里面却有道理,
这一个名字啊,
就包含着一个小故事,
想不想听?
于是宝儿又叫老先生讲故事,
他一个一个的讲,
宝儿一个一个的听,
越听越入迷。
泥娃娃越做越多,
眼看着宝儿的三字经也学得差不多了,
窦老先生又说道,
宝儿啊,
我们暂时不做新的啦,
咱们用这些泥人做游戏好不好?
一听到要做游戏,
宝儿自然是乐意的。
窦老先生这一回开始给宝儿讲三国演义的故事,
根据故事的情节,
让泥娃娃排兵布阵,
宝儿乐不可支地操作着,
学得很快。
有一天,
老先生故意将几个泥娃娃藏起来,
哎,
宝儿,
我怎么看到泥娃娃少了,
跑哪儿去了?
你帮我找找。
一听到少了泥娃娃,
宝儿可着急了,
这些泥娃娃就是她的命根子,
如果没有泥娃娃,
他可要哭上好几天。
他仔细地数了又数,
果然少了十几个。
可是到底少了谁,
他就是想不起来。
宝儿急得满头大汗。
这时,
窦老先生说了,
宝儿啊,
现在泥娃娃不见了,
只有一个办法,
我们要将泥娃娃登记造册,
然后按着册上的名字点名,
点不到的就是少了的啊,
先生,
您真有办法,
那我们赶紧造册吧。
好,
你来造吧,
先生,
我不会写字啊,
哎呀,
宝儿,
这有什么难的,
你已经认识不少字啦,
这样吧,
我先写,
你照着描,
保证很快就学会。
嗯,
好的,
先生,
那我们赶紧开始,
别急,
别急,
我们马上就开始。
窦老先生把早已准备好的纸笔拿出来。
自己一份,
宝儿一份。
老先生拿过一个泥娃娃,
将上面的名字写在纸上,
宝儿就跟着学。
还真别说,
宝儿的记性真不错,
一口气写出了10多个泥娃娃的名字。
嗯,
不错不错,
今天就写到这儿吧。
谁知道宝儿却舍不得住手,
越来越有兴趣,
窦老先生却让宝儿一定要停下来,
还告诉他,
这就跟吃东西一样,
贪多就嚼不烂。
就这样,
宝儿学习的性质彻底调动起来。
为了早日将泥娃娃的名字记住,
还要会写,
他勤学苦练,
就连吃饭的时候都用筷子比划着。
仅仅半年,
宝儿学会了百家姓、
三字经以及所有经常用到的字,
光阴似箭。
转眼6年过去了,
儿参加乡试,
中了秀才,
后来又中了举人,
成为了一个在全国都影响深远的文人,
深受大家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