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杂剧·关张双赴西蜀梦》,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
诗句:“糜芳、糜竺共张达”
出处:《杂剧·关张双赴西蜀梦》
读音:平仄:平平平平平平平
韵脚:去十二霽
拼音:míméifāngzhúdǔgòngzhāngdá
赏析解释:
【糜】《廣韻》靡爲切《集韻》《韻會》《正韻》忙皮切,音靡。《說文》黃帝初敎作糜。《釋名》糜,煑米使糜爛也。《博雅》糜,糏也,饘也。《禮·月令》行糜粥飲食。《史記·封禪書》施糜之屬。《註》施糜粥之神。《風土記》俗尙以赤豆爲糜,所以象色也。又爛也。《孟子》糜爛其民。《前漢·賈山傳》無不糜滅。又與靡通。《禮·少儀》國家靡敝。《疏》靡爲糜,謂財物糜散凋敝。古字通用。又與眉同。《前漢·王莽傳》赤糜聞之,不敢入界。《註》糜,眉也。古字通用。 《集韻》或作、。漢典考證:〔《禮·月令》行糜粥飯食。〕 謹照原文飯食改飲食。 考證
【芳】《唐韻》《集韻》《正韻》敷方切,音妨。《說文》香草也。《屈原·離騷》雜杜蘅與芳芷。《註》杜蘅、芳芷,皆香草名。又《玉篇》芬芳,香氣貌。《司馬相如·美人賦》芳香芬烈。又《屈原·離騷》芳與澤其雜糅兮。《註》芳,德之臭也。《晉書·元帝紀》文景垂仁,傳芳于南頓。又《韻會》州名。地多芳草,置在常芳縣。又姓。《通志·氏族略》《風俗通》云:漢有幽州刺史芳垂敷。 《韻學集成》作芳。芳字从屮作屮下方。漢典考證:〔《屈原·離騷》芳與澤其雜糅兮。《註》芳,德之貌也。〕 謹照原文貌改臭。 考證:〔《屈原·離騷》芳與澤其雜糅兮。《
【竺】《廣韻》《集韻》《韻會》張六切《正韻》之六切,音竹。《廣雅》竺,竹也。其表曰笢。又天竺,國名。《後漢·西域傳》天竺國,一名身毒國,在月氏東南數千里。《山海經》有國名曰朝鮮、天毒。《郭璞註》卽天竺國。《括地志》天竺國,有東、西、南、北、中央五國。《通志略》天竺卽捐毒也。又姓。《後漢·竇融傳》酒泉都尉竺曾。又地名。《福建志》福淸縣石竺山,其產多竹而少筍。又《廣韻》東毒切《集韻》《正韻》都毒切,音篤。《爾雅·釋訓》竺,厚也。《疏》與篤同。《楚辭·天問》稷惟元子,帝何竺之。《註》厚也。一作篤。又《廣韻》丁木切,音
【共张】备(各种器物)。共,通“供”。《汉书·成帝纪》:“朕亲飭躬,郊祀上帝……三辅长无共张繇役之劳。”颜师古注:“谓供具张设。”《汉书·郊祀志下》:“郡县治道共张,吏民困苦,百官烦费。”《汉书·循吏传·召信臣》:“竟寧中,徵为少府,列於九卿,奏请上林诸离远宫馆稀幸御者,勿復缮治共张。”
【达】《廣韻》《集韻》他計切,音替。《字林》足滑也。《王褒·洞簫賦》其妙聲則淸靜厭瘱,順敘达。《註》达,滑也。又《集韻》他達切,音闥。與同。《博雅》逃也。一曰行不相遇。又陁葛切,音達。與達同。通也。一曰迭也。 俗作迖、迏,非。漢典考證:〔《王褒·洞簫賦》其妙聲,則淸靜厭瘱,順敘达。〕 謹照原文瘱改瘱。 考證:〔《王褒·洞簫賦》其妙聲,則淸靜厭瘱,順敘达。〕 謹照原文瘱改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