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送苏公佐修撰知梓州》,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
诗句:“旄节异邦权”
出处:《送苏公佐修撰知梓州》
读音:平仄:平平仄平平
拼音:máojiéyìbāngquán
赏析解释:
【旄节】1.古代使臣所持的符节。用作信物。《史记·秦始皇本纪》“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唐张守节正义:“旄节者,编毛为之,以象竹节,《汉书》云‘苏武执节在匈奴牧羊,节毛尽落’是也。”宋梅尧臣《送马仲涂司谏使北》诗:“每逆龙鳞司諫諍,又持旄节使阴山。”明夏完淳《大哀赋》:“苏属国之旄节终留,庾开府之江关永弃。”2.镇守一方的长官所拥有的节。唐李嘉祐《送从弟归河朔》诗:“诸将矜旄节,何人重布衣。”《新唐书·杨汝士传》:“开成初,繇兵部侍郎为东川节度使。时嗣復镇西川,乃族昆弟,对拥旄节,世荣其门。”3.指仙人所执紫毛或青毛
【异邦】“异邦”。外国。《论语·季氏》:“邦人称之曰君夫人……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宋苏轼《寄周安孺茶》诗:“岂但中土珍,兼之异邦鬻。”郭沫若《黑猫》六:“难忘江畔语:休作异邦游!”典
【权】《唐韻》巨員切《集韻》《韻會》《正韻》逵員切,音拳。《玉篇》稱錘也。《前漢·律歷志》孔子陳後王之法,曰謹權量。量多少者不失圭撮,權輕重者不失黍絫。又經權。《易·繫辭》巽以行權。《註》權,反經而合道者也。又平也。《禮·王制》原父子之情,立君臣之義以權之。又權謀。《左傳·宣十二年》中權後勁。《杜註》中軍制謀,精兵爲殿。又權柄。《莊子·天運篇》親權者不能與人柄。又《爾雅·釋詁》權輿,始也。《詩·秦風》于嗟乎,不承權輿。又攝官曰權。《鼠璞》權字唐始用之。韓愈權知國子博士,三歲爲眞。又國名。亦姓。《左傳·莊十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