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鸟先飞
我们一直在努力
2025-01-22 18:53 | 星期三

故宫命案追踪 上歌词-关于妮一生的风景

故宫命案追踪 上歌词由关于妮一生的风景演唱,出自专辑《老王讲奇闻》,下面是《故宫命案追踪 上》完整版歌词!

故宫命案追踪 上歌词

故宫命案追踪 上歌词完整版

今天说的是在2013年10月25日,

在北京故宫里面发生了一起震惊一时的凶杀案。

案发地点是位于故宫的南三所,

在紫禁城东部,

靠近东华门。

按阴阳五行来说,

这里属木青色,

主生长,

所以在这儿的房子大多是覆盖着绿色的琉璃瓦,

包括清朝的嘉庆、

道光、

咸丰这些皇帝在小时候大多都在这里居住学习,

也称为阿哥所。

而如今,

这个地方成了故宫博物院的展览部。

然而,

就是在这里,

2013年10月25号,

故宫展览部的员工郑志彪抽出长刀,

刺进了展览部两位领导胡继中和马继革的身体之中。

我们来详细说说这个案件。

行凶者郑志标当年50岁,

早年毕业于中央美院国画系。

就在事发之前,

他的儿子刚考入大学,

而妻子还升任了某大学副院长,

他们家还把雪铁龙轿车换成了奔驰轿车。

用他母亲的话来说,

当时就觉得他们一家太幸福了,

幸福的就怕出什么事儿。

而那两名受害领导,

马继革的儿子刚考入了北京名列前三的高中,

另一位胡建中作为功成名就的专家,

也已经规划好了自己退休的生活。

那么,

究竟是为什么在这紫禁城之中,

一向被大家认为是沉默温和的郑治标会挥刀杀人,

毁了3个家庭呢?

为什么在这文化氛围最厚重的故宫里面,

会发生如此血案呢?

来说说这个郑治标。

郑治彪一直是郑家的榜样,

一位按部就班上升的天才。

她的母亲杨女士是天津著名的工笔画大师。

父亲曾任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主任。

就是在家庭熏陶之下,

郑治标初中毕业以后啊,

就考入了中央美院附中,

这个附中可以说是中国最难考的附中,

每年起码上千人报考,

但是只招80个人。

他从此就离开天津,

来到了北京皇城根儿。

虽然家学渊源,

但是郑家那个时候的境况并不好。

他母亲说,

当时和他父亲我们两个人的公司加起来还不到100块钱,

要供一个外地上学的高中生,

还有一个未成年的弟弟,

还是挺困难的。

但是在母亲印象里,

郑治标他和同学们相处得很好,

一直是班干部,

每天挂一把钥匙去上学,

懂事儿,

孝顺。

这郑家的传统一向是父亲主事儿。

父亲在的时候,

郑志彪还经常和父亲聊聊工作,

不会藏在心里。

而父亲去世以后,

郑志彪在家里就没有了沟通对象,

他和弟弟相差8岁,

说不到一起。

1980年的时候,

在美院附中毕业之后,

郑志标顺利考入了中央美院国画系。

那届国画系一个班只有4个学生,

但是有七八个老师,

个个都是大师级别的人物。

在中央美院的时候,

凡是见过他作品的人都说他基础扎实,

有灵气。

有人说,

啊,

可惜啊,

毕业以后分到了故宫,

浪费了专业。

家里人也觉得呀,

他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就是选择了故宫,

这是郑治标人生悲剧的始发站和终点站。

从1998年开始,

郑治标几乎天天都要踏进故宫的大门,

来故宫13排上班,

故宫下属的紫禁城出版社就在这儿。

这个上班的13排,

这个地方是位于故宫宁寿宫的两侧,

清景肃雅,

是乾隆皇帝所建,

他退休以后啊,

就在这儿当太上皇,

大隐隐于朝。

从大学校园毕业之后直接进入故宫,

性格温和的郑志彪说话办事却很成熟稳重,

不像一个新手。

在这儿上班的人呢,

大多尊称领导为先生啊,

不论男女,

而出版社编辑之间则直呼其名。

但是郑治标例外,

上上下下大多喊他叫老彪。

一位出版社的同事形容他说,

老彪啊,

性格壮实,

何时何地都是一副从容不迫的样子,

戴着一副眼镜,

透着狡黠和顽皮。

这皎洁和顽皮啊,

可能就是来自于美院的放荡不羁。

郑治标虽说是生性沉稳,

但是多少还是沾染了一些这样的气质。

他当时在出版社的主要工作呢,

是编辑图书。

有一次,

他拿着一张印在A4纸上的黑白照片,

问同事说,

这个下一期洋务运动用这张照片做封面怎么样?

这照片上是恭心王,

就是那个鬼子6啊,

正举着一杆步枪正在瞄准射击的样子。

用这张照片来说明恭心王全力支持洋务运动,

那应该是再生动不过了。

但是当时隔壁儿的编辑马上就揭穿了他的把戏,

这张照片儿啊是假的,

是郑志彪刚才用复印机炮制的一张假照片儿啊的。

这个出版社的工作啊,

看上去表面轻松,

但是郑志标很要强,

他经常把干不完的活儿带回家里继续。

这妻子也埋怨他不心疼家里的电费,

一晚上一晚上的,

还是搞工作。

因为工作限制所限,

所以郑指标在出版社期间很少出手作画,

唯一的一次公开画画是为出版社画一个广告牌,

他画画婷婷几天之后啊,

就画出了一个唐三彩大骆驼啊,

在广告牌上画出来了。

领导当时问他,

这个很难画吗?

郑志标笑着说,

小菜一碟儿,

小菜一碟儿。

领导看到大家说美院的高材生画这个算什么呢?

这种事情多了,

郑治标开始给上司留下了恃才傲物不合群的印象。

而前面咱们说过的南三所离这个13排不远,

2005年的时候,

郑治标就从出版社调到了南三所,

南三所这里的陈列部后来改为展览部。

一位熟悉郑治标的人说,

啊,

郑治标之所以想调动呢,

是因为他觉得呀,

在图书编辑这一块基本上做到头儿了,

该拿的奖也都拿到了,

所以啊,

想尝试一些新业务。

从出版社调到展览部,

从13排调到南三所,

政治标的调动啊,

是他当年的一个老领导胡建中一手操作的。

不过这个胡建中也是日后被郑治标所杀的人之一。

胡建中比政治表嫂10年进入故宫,

当时啊,

是故宫展览部主任。

他对皇家院落的物品和生活尤为熟悉,

曾经主持过多项大展,

最先于故宫所藏兵器的研究。

胡建中和郑治标的私交很好,

两个人还曾经合作出版过不少专著,

不过他们的性格差异不小。

一位故宫工作人员说,

啊,

胡建中不会得罪任何人,

他为人不错,

但是非常滑,

嘻嘻哈哈哄得所有人都很开心,

还经常和他年纪小很多的人拍肩膀。

除了这个胡建中之外,

还有一位也是展览所的领导,

叫马继革。

马继革是被郑治标所杀的另一个人。

而事实上,

进入展览部之前,

他们两个人的关系也不错。

两家因为住得近,

所以郑治标下班开车的时候,

有时候还会捎上马济革。

马继革高中毕业之后啊,

就来到故宫,

从基层做起,

后来也有清代的隶书、

绘画、

酒具著作出版。

他的起步也是紫禁城出版社,

3年后被调到了陈列部。

他是以认征为名。

一个故宫员工说,

啊,

故工啊,

是一个聪明人多的地方,

大家学历都很高,

都愿意巧干,

像马济阁这样苦干的人很少。

比如有一次办展览,

一个大推车上面放了很多画,

这个马继克就一个人推着车,

一大群人跟在后面。

到了展览室,

大家纷纷挂画,

给挂完以后,

马继科继续推车去下一个陈列室,

连一个帮手帮他推车的人都没有。

不过,

正是苦干让马继革赢得了胡建中的信任。

据一位摄影师说,

他们三个人之间的关系开始还是挺不错的。

2008年的时候,

郑志彪还曾经带着胡建中和马继革来天津,

当时我在天津,

我就招待他们三个人。

后来我还去过几次故宫,

郑志标啊,

还带我去老胡的办公室聊天儿,

马继格有时候也过去一块儿聊。

这回头看来,

郑治标人生的最高潮应该是在2005年。

那一年,

为了庆祝故宫博物院建院80周年,

故宫和央视出品了12集大型纪录片故宫。

而郑治标就是执行总编导。

这部大型纪录片总监制是当时的中央台台长,

还专门邀请来了奥斯卡最佳音乐奖获奖者苏聪啊,

就是影片末代皇帝的作曲,

还有奥斯卡最佳摄影提名摄影师赵孝丁,

就是电影英雄十面埋伏的摄影,

还包括一些日本著名摄影师。

这部纪录片在当时播出之后啊,

引起了超乎寻常的反响。

2005年播出之后,

全球有100多个国家的电视台先后购买。

故宫这部片子火了,

作为总编导的政治彪当然也火了。

但是喜忧参半呢?

而这个时候,

正是郑治标跌入低谷的开端。

一位熟悉郑治标的人说,

在拍片的过程中,

几乎所有故宫的珍宝他都要挨个的接触,

他作为执行编导,

要带着摄影师四处跑,

故宫的院子都走遍了。

比如太和殿中央那把失而复得的龙椅,

乾清宫汉白玉台阶下面太监用人行走的小门,

清安殿外的石雕,

郑志标都曾专门请摄影师拍照并撰写小文。

但是越往后,

郑志标的心里越来越发生极大的变化,

他曾经向熟人这么说过,

他说,

你们外人呢,

不知道我当时的压力有多大。

这些宝贝拿在我的手上,

我总有一个担心,

万一哪次我拿起来突然失手了怎么办?

其实啊,

这个他担心的未必是自己,

更多的还是只在拍摄过程中他所看到的一些情景。

比如他注意到有一些地板还有藏品设施没有得到及时维修,

一些该用防火材料的地方用了非防火材料。

其实,

这些问题由来已久。

早在2012年初,

在著名的故宫盗窃案发生之后,

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调任故宫博物院新院长,

他和同事询问了全院32个部处,

大家提到的建议很多都是涉及文物安全。

在一份公开发表的文章中,

单霁翔总结出有火灾隐患、

盗窃隐患、

赈灾隐患等七大故宫安全问题,

比如在一些古建筑周围未设消防栓,

还有因办公藏品库房面积不足等原因临时建设的58座临时建筑等等。

这些啊,

都和郑治标看到了类似。

郑治标还觉得呀,

那些承包了展览部工作的那些公司,

简直就是施工队。

郑志标当时看到的确实也是实际情况,

因为他看到的那是2002年故宫保护工程启动前的维修机制。

由于当时的体制局限,

以往故宫维修工作基本上采取自营方式,

也就是故宫博物院自行组织力量从事设计、

施工和管理。

郑治标就是因此认为那些施工队对故宫的保护和修复不够专业,

所以他觉得作为展览部的两个领导,

马继革和胡建中要为这些负责。

并且郑治标还向故宫博物院的当时高层提出了意见。

但是自从他提了意见以后,

他可能也不会没想到,

他和胡建中、

马继哥之间的关系就迅速变坏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 本文链接:http://www.benxiaoben.com/ef49cVVA9BQ1TVQIGAA.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