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感梦(梦故兵部裴尚书相公)》,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
诗句:“呼唤愿且止”
出处:《感梦(梦故兵部裴尚书相公)》
读音:平仄:平仄仄平仄
韵脚:上六止
拼音:hūhuànyuànqiějūzhǐ
赏析解释:
【呼唤】1.呼叫;喊叫。明凌濛初《北红拂》第一出:“门儿锁着,待俺呼唤咱。”茅盾《陀螺》:“三五个一队的小姑娘……互相呼唤,象归巢的小鸟儿。”2.召唤,差使。《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伍子胥﹞治国三年……三教并兴,城门不闭。更无呼唤,无摇(徭)自治。”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中:“驾幸江上……亦尝呼唤至北内御厨,主者遣询乡里。”明顾起元《客座赘语·铺行》:“两县思以应上司之急,乃籍其人於官,以备呼唤。”鲁迅《故事新编·理水》:“大家一早就把他拖起来,就在岸上听呼唤。”3.称谓;称呼。《朱子语类》卷七二:“沉存中
【愿】《唐韻》魚怨切《集韻》《韻會》《正韻》虞怨切,音願。《說文》謹也。又愨也,善也。《書·臯陶謨》愿而恭。又與原通。《論語》鄕原,德之賊也。《朱傳》原,與愿同。又《集韻》愚袁切,音元。《周禮·秋官·大司》上愿糾暴。劉昌宗讀。
【且】〔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淺野切《正韻》七野切,音跙。借曰之辭。《論語》且予之類是也。又未定之辭。《禮·檀弓》曾子曰:祖者,且也。且胡爲其不可以反宿。又又也。《詩·小雅》君子有酒,多且旨。又此也。《詩·周頌》匪且有且。《傳》非獨此處有此稼穡之事也。又姑且也。《詩·唐風》且以喜樂。又將也。《史記·項羽紀》范增謂項莊曰:若屬且爲所鹵。又苟且也。《莊子·庚桑楚》老子語南榮趎曰:與物且者,其身不容,焉能容人。《註》且者,姑與物爲雷同,而志不在也。又姓。宋且謹修,明且。俗誤讀苴。又通作俎。薦牲具。祭祀燕饗用之
【止】《唐韻》《集韻》《韻會》諸市切,音芷。《說文》下基也。象艸木出有址,故以止爲足。《徐曰》初生根幹也。又《廣韻》停也,足也。《易·艮卦》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老子·道德經》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又靜也。《禮·玉藻》口容止。《註》不妄動也。《莊子·德充符》人莫鑒於流水,而鑒於止水,唯止能止衆止。又已也,息也。《論語》止吾止也。《史記·酷吏傳》寇盜不爲衰止。又居也。《詩·大雅》乃慰乃止。又《商頌》邦畿千里,惟民所止。又心之所安爲止。《書·益稷》安汝止。《孔傳》言當先安好惡所止。《正義》曰:止謂心之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