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早春曲》,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
诗句:“侬家少年爱游逸”
出处:《早春曲》
读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
拼音:nóngjiāshàonián4yóuyì
赏析解释:
【侬家】1.自称。犹言我。家,后缀。唐寒山《诗》之一六九:“儂家暂下山,入到城隍里。”五代王延彬《春日寓感》诗:“也解为诗也为政,儂家何似谢宣城。”清吴伟业《画兰曲》:“珍惜沉吟取格时,看人只道儂家媚。”2.女子自称。犹言奴家。宋晏殊《菩萨蛮》词:“人人尽道黄葵淡,儂家解説黄葵艳。可喜万般宜,不劳朱粉施。”宋苏轼《次韵代留别》:“他年一舸鴟夷去,应记儂家旧住西。”元杨椿《西湖竹枝词》:“儂家生长在西湖,暮管朝絃随处呼。”3.旧时女子称自己的家。元姚文奂《竹枝词》之一:“儂家只在断桥边,劝郎切莫下湖船。”清黄燮清《
【少年】不几年。《后汉书·西南夷传·滇》:“初到郡,米斛万钱,渐以仁恩,少年间,米至数十云。”李贤注:“少年,未多年也。”1.古称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韩非子·内储说上》:“郑少年相率为盗,处於雚泽。”三国魏曹植《送应氏》诗之一:“不见旧耆老,但覩新少年。”唐高适《邯郸少年行》:“且与少年饮美酒,往来射猎西山头。”《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两人都是出羣才学,英鋭少年。”2.今称介于童年与青年之间的年纪以及这样年纪的人。谢觉哉《观花小记》:“重庆市团委……赠送我们以少年工厂制的模型和青年作家的木刻等。”《<艾青诗
【爱】〔古文〕《唐韻》烏代切《集韻》《韻會》於代切《正韻》於蓋切,同。仁之發也。从心旡聲。又親也,恩也,惠也,憐也,寵也,好樂也,吝惜也,慕也,隱也。又《孝經·諫諍章疏》愛者,奉上之通稱。又《諡法》嗇於賜與曰愛。又姓。宋刺史愛申。又叶烏胃切,音穢。《詩·小雅》心乎愛矣,遐不謂矣。《楚辭·九章》世溷濁莫吾知,人心不可謂兮。知死不可讓,願勿愛兮。《袁宏·名臣贊》滄海橫流,玉石同碎。達人兼善,廢已存愛。《謝瞻·答靈運詩》尋塗塗旣睽,卽理理已對。絲路有恆悲,矧乃所在愛。 小篆作。
【游逸】犹游乐。《南史·陈南康愍王方泰传》:“方泰少粗獷,与诸恶少年羣聚,游逸无度,文帝以南康王故,特宽宥之。”《南史·周宝安传》:“以贵公子骄蹇游逸,好狗马,乐驱驰,靡衣媮食。”亦作“游佚”。犹游乐。汉应劭《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狗作变怪》:“游逸无度,不卹国政。”唐戴叔伦《早春曲》:“儂家少年爱游逸,万里轮蹄去无跡。”明陆采《明珠记·拒奸》:“暂赐餘閒,高情懒去游逸,金鱼乍解还家乐,掩竹扉车马无迹。”《禅真逸史》第四十回:“勿使妻妾近尼释而多勃谿,勿使子孙好游佚而无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