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梗飘流踪迹出自《念奴娇(中秋后一夕泊舟城外)》,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
诗句:“萍梗飘流踪迹”
出处:《念奴娇(中秋后一夕泊舟城外)》
读音:平仄:平仄平平平平
拼音:pínggěngpiāoliúzōngjì
赏析解释:
【萍梗】。因漂泊流徙,故以喻人行止无定。唐许浑《晨自竹径至龙兴寺崇隐上人院》诗:“客路随萍梗,乡园失薜萝。”宋陆游《答勾简州启》:“遂容萍梗,暂息道途。”明陆采《明珠记·赘苹》:“萍梗泊侯门,暂且度朝昏。”
【飘流】在水面上飘浮流动。唐杜牧《秋日偶题》诗:“荷花兼柳叶,彼此不胜秋……緑眉甘弃坠,红脸恨飘流。”清陈维崧《金菊对芙蓉·舟行遇大风仍用前韵》词:“十载萍梗飘流,只赁廡皋桥,卖饼安丘。”杨朔《三千里江山》第三段:“年轻时候是渤海边上一个水手,使船打鱼,成年累月飘流在大海上。”2.飘泊流浪。《隋书·北狄传·突厥》:“余本皇家子,飘流入虏庭。”《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小生湖海飘流,实未曾有妻。”蒋光慈《少年飘泊者》八:“并说我现在成了一个飘流的孤子,无亲可投,无家可归。”汉
【踪迹】跡”。亦作“踪蹟”。亦作“踪蹟”。亦作“踪跡”。1.脚印;足迹。汉焦赣《易林·豫之明夷》:“鵠怒追求,郭氏之虚。不见踪跡,使伯心忧。”前蜀韦庄《虎迹》诗:“白额频频夜到门,水边踪跡渐成群。”宋苏轼《蔡州道上遇雪》诗之二:“踪跡尚可寻,窟穴何足掀。”《花月痕》第四五回:“摶沙踪跡含沙射,销骨谗言刺骨悲。”洪深《申屠氏》第五本:“又说发觉后,如何领着众人追寻,不见踪迹。”2.行踪。《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淮南王﹞使人上书告相,事下廷尉治。踪跡连王,王使人候伺汉公卿,公卿请逮捕治王。”唐牟融《赠欧阳詹》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