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岁冬至唐村坟山扫松》,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
诗句:“常抱斧斤耻”
出处:《岁冬至唐村坟山扫松》
读音:平仄:平仄仄平仄
拼音:2bàofǔjīnchǐ
赏析解释:
【常】《唐韻》市羊切《集韻》《韻會》辰羊切,音裳。《玉篇》恆也。《正韻》久也。《易·坤卦》後得主而有常。《繫辭》動靜有常。《詩·周頌》常于時夏。《箋》謂久長之功,於是夏而歌之。《朱傳》謂君臣父子之常道。又五常。《書·舜典愼徽五典傳》五典,五常之敎,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又《五品傳》五品,謂五常。《疏》此事可常行,乃爲五常耳。又神名。《荀子·九家易》兌爲常,西方之神也。又地名。《詩·魯頌》居常與許。《傳》常許,魯南鄙西鄙也。又州名。《隋書·地理志》毗陵郡平置常州。又山名。《前漢·地理志》常山郡。《註》恆山
【抱】《唐韻》薄浩切《集韻》《韻會》簿晧切《正韻》蒲晧切,袍上聲。懷也。《說文》袌,俗作抱。《司馬相如·上林賦》長千仞,大連抱。夸條直暢,實葉葰楙。《註》楙音茆。又《廣韻》持也。《增韻》挾也。又《集韻》《韻會》薄報切《正韻》蒲報切,音暴。與袌菢同。◎按《說文》捊,步侯切,或从包作抱,徐鉉曰:今作薄報切,以爲懷袌字,非是。廣韻,集韻去聲止有袌菢,而無抱。《正字通》云:懷袌之袌亦作抱,轉爲去聲,卽懷抱之義。今考經史抱字多無音切,讀从去聲亦可,義與上聲同。《書·召誥》保抱攜持厥婦子。《詩·大雅》亦旣抱子。《禮·儒行》
【斧斤】亦作“斧釿”。1.泛指各种斧子。《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北齐刘昼《新论·言苑》:“倕无斧釿,不能善斵。”唐杜甫《枯棕》诗:“交横集斧斤,凋丧先蒲柳。”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不需梁柱之材,故斧斤不至。”瞿秋白《饿乡纪程》十六:“然而又未尝闻斧斤之声而有丝毫转侧。”《宋史·剧可久传》:“刑法者,御人之衔勒,救弊之斧斤。”2.以斧子修削。亦喻指过分雕琢。明李东阳《桂岩书院为戴给事铣题》诗:“妙质归陶冶,良材谢斧斤。”清唐孙华《闲居写怀》诗之七:“大巧谢雕琢,神运非
【耻】《正字通》俗恥字。(耻)《唐韻》敕里切《集韻》丑里切,褫上聲《說文》辱也。从心耳聲。《周禮·地官·司救》恥諸嘉石。《註》恥辱之也。《左傳·昭五年》恥匹夫不可以無備,况國乎。《註》言不可辱也。又《廣韻》慙也。《孟子》人不可以無恥。《註》人不可以無所羞恥也。 或作誀。 《六書總要》从心耳會意。取聞過自愧之義。凡人心慙,則耳熱面赤,是其驗也。俗譌作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