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修菜》,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
诗句:“烝之复湘之”
出处:《元修菜》
读音:平仄:平仄平平
韵脚:上平七之
拼音:zhēngzhīfùxiāng
赏析解释:
【烝】《唐韻》煑仍切《集韻》《韻會》諸仍切,音蒸《說文》火气上行也。《詩·大雅》烝之浮浮。《疏》炊之于甑,爨而烝之。又《爾雅·釋詁》君也。《詩·大雅》文王烝哉。又《爾雅·釋詁》進也。《書·堯典》烝烝。乂《詩·周頌》烝畀祖妣。又《爾雅·釋詁》衆也。《書·益稷》烝民乃粒。又《書·立政》夷微盧烝。《蔡傳》烝,或以爲衆,或以爲夷名。又《爾雅·釋言》塵也。《註》人衆所以生塵埃。又《詩·豳風》烝在桑野。《傳》烝寘也。又《小雅》烝然罩罩。《箋》烝,塵也。塵然猶言久如也。《朱傳》烝,發語辭。又《詩·魯頌》烝烝皇皇。《傳》烝烝厚
【之】〔古文〕《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音枝。《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適也,往也。《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氣,則無不之也。又於也。《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註》之,適也。《朱傳》猶於也。又語助辭。《書·金縢》禮亦宜之。《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又此也。《詩·周南》之子于歸。《註》之子,是子也。又變也。《
【复】〔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房六切,音伏。《說文》往來也。《廣韻》返也。《書·舜典》如五器卒乃復。《傳》復,還也。《詩·小雅》言歸思復。又《韻會》答也。《書·說命》說復于王。又《韻會》白也。《禮·曲禮》願有復也。又《韻會》反命也。《周禮·天官》諸臣之復。《註》復,報也,反也。《疏》謂羣臣受王命,使臣行之訖,反報於王也。又招魂曰復。《禮·檀弓》復盡愛之道也。《註》復謂招魂,庶幾其精氣之反。又興復。《諸葛亮·出師表》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又姓。《正字通》元有復見心。又州名。《隋書·地理志》後周置復州
【湘】《唐韻》《正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音襄。水名。《說文》水出零陵陽海山,北入江。又山名。《史記·黃帝本紀》黃帝南至于江,登熊湘。又地名。《廣輿記》長沙府吳晉曰湘州。又湖名。《廣輿記》在紹興府蕭山縣。又烹也。《詩·召南》于以湘之,維錡及釜。又《集韻》思莊切,音霜。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