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听九座钝庵禅师端午日外堂说法诗》,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
诗句:“炳炳毫光争日月”
出处:《听九座钝庵禅师端午日外堂说法诗》
读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拼音:bǐngbǐngháoguāngzhēngrìyuè
赏析解释:
【炳炳】1.光彩照耀貌。《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宛宛黄龙,兴德而升,采色玄耀,炳炳辉煌。”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卷下:“共会於国忠宅,将同入禁中,炳炳照灼,观者如堵。”《说岳全传》第六回:“五星炳炳聚奎边,多士昂昂气象鲜。”2.昭明貌。唐孙樵《寓汴州观察判官书》:“执事三从事卢公,其所以佐卢公使炳炳不磨於世者,襄阳南渡之民,皆能道之。”宋陈亮《祭宗式之文》:“我脱囚繫,理亦炳炳。”清龚自珍《武显将军福建海坛镇总兵官丁公神道碑铭》:“再告下车者曰:是百战百克而无炳炳於时者。”3.指文采鲜明。唐张说《处士元公碣铭》:
【毫光】如毫毛一样四射的光线。唐广宣《红楼院应制》诗:“红楼疑见白毫光,寺逼宸居福盛唐。”《三国演义》第六回:“傍有军士指曰:‘殿南有五色毫光起於井中。’坚(孙坚)唤军士点起火把,下井打捞。”清李渔《蜃中楼·龙战》:“霹靂声中舞袖长,手持寳鑑闪毫光。”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画一只眼睛是‘目’,画一个圆圈,放几条毫光是‘日’。那自然很明白,便当的。”
【争】〔古文〕《唐韻》側莖切《集韻》甾耕切,音箏。《說文》引也。从。《徐鉉曰》音曳。二手而曳之,爭之道也。《廣韻》競也。《書·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又《玉篇》諫也。又訟也。《增韻》理也,辨也。《禮·曲禮》分爭辨訟,非禮不決。又姓。《正字通》印藪有爭不識,爭同。又《集韻》側逬切,箏去聲。義同。又《廣韻》本作諍,諫諍也,止也。《孝經·諫諍章》天子有爭臣七人。 《韻會》俗作争,非。漢典考證:〔《禮·曲禮》非理不決。〕 謹照原文非理改非禮。 考證:〔《禮·曲禮》非理不決。〕 謹
【日月】和月亮。《易·离》:“日月丽乎天,百穀草木丽乎土。”唐韩愈《秋怀诗》之一:“羲和驱日月,疾急不可恃。”丁玲《韦护》第三章:“这是包含海洋和峻山以及日月星辰的一个充满了福乐的大宇宙。”2.一天一月;每天每月。《论语·雍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餘则日月至焉而已矣。”汉蔡邕《难夏育上言鲜卑仍犯诸郡》:“方今郡县盗贼,刼摽人财,攻犯官民,日月有之。”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上:“靖谢曰:‘老臣宜从,但犬马之疾,日月增甚,恐死於道路,仰累陛下。’”王闿运《储玟躬传》:“自道光末载,湖南日月多故。”3.时令;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