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一哥读三国-第四十六回掌中妙策定火攻歌词由一哥读古文演唱,出自专辑《一哥读三国演义》,下面是《313一哥读三国-第四十六回掌中妙策定火攻》完整版歌词!
313一哥读三国-第四十六回掌中妙策定火攻歌词完整版
一哥独三国,
咱们是书皆上回啊。
周瑜这回是服了,
诚心实意的求姬啊,
你看看咱们怎么打呀?
诸葛亮这回呢,
反倒端上架子了,
我不行啊,
我碌碌庸才,
能有什么计策呀?
周瑜一看他不说,
那我就抛砖引玉吧,
我昨天那偶然思得一计,
但也许不是什么妙计,
请您呢,
给我把把关,
诸葛亮其实已经都知道了,
用什么计策早就想好了。
哎,
别着急,
这么着吧,
此乃军机大事,
你我二人各自写在掌中,
咱们休得喧哗啊,
省得泄露了天机吧。
到时候咱们一看,
如果一样,
咱们别无他虑,
就这么办,
如果不一样,
咱们再商量商量,
你看如何呀?
周瑜一看妙计,
就这么办吧,
来呀,
取笔墨来。
自己先写了个字儿,
写在左手上,
右手拿笔嘛,
然后把这笔给诸葛亮,
诸葛亮也暗自写下一字,
两个人呢,
是互相倚尽了坐榻各处,
掌中之字啊,
都把左手举起来,
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
是相互观看,
尽皆大笑。
原来呀,
周瑜掌中乃是一个火字,
烧火的火,
孔明掌中也是一个火字。
周瑜曰,
嗨呀,
既然是我俩所见相同,
更无疑议呀,
信物泄露啊,
这事儿就你知我知就得了,
千万别跟别人说呀。
孔明一听,
哎,
这事当然呢,
两家之公事,
岂有漏泄之理呀?
吾料那曹操虽然两番经过,
我这条计然必不违背,
今都督是尽行之可也,
此言差矣。
这不是周瑜说的啊,
这是我杨一说的,
此言差矣。
诸葛亮这句话说的不对,
首先诸葛亮说,
两番中我这条计说的是哪两次呢?
首先是火烧博望坡,
军师出用兵吗?
把夏侯惇烧了一下子,
然后火烧新野,
又烧了这么一下子,
两次火攻都成功了。
其实不对呀,
首先博望坡烧夏侯惇呢,
那个?
是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烧的,
和诸葛亮没关系。
在真正历史上啊,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投奔刘备,
或者刘备招揽诸葛亮,
是在公元208年,
诸葛亮出山的火烧博望坡,
在真正历史上有记载,
是公元207年,
那是刘备组织烧的,
不是诸葛亮调度的。
诸葛亮那时候还没在刘备这儿呢,
这是第一第二呢,
火烧新野这个事儿在历史上就没有,
诸葛亮也没烧啊,
刘备也没烧,
直接就跑了,
所以说两番用此计。
也与诸葛亮没关系,
其实就一次,
这是第一个,
他说的不对,
第二个呀,
你凭什么说两番用此计?
曹操被烧了两回了,
他必不违背呢?
这句话说出来,
是谁给你的自信,
谁给你的勇气呀?
人家被烧两回了,
凭什么不做准备呀?
那你在这里上嘴唇一碰,
下嘴唇说,
他虽然被我烧了两回,
这次肯定还不防备。
你说这话有什么依据吗?
所以这句话呀,
更像是安慰之余说,
周大都督你放心,
但是你这么说更不放心了。
哎,
你为什么这么说呀?
他为什么不防备呀?
你要一追问,
这话就没法说了。
所以我说诸葛亮这段话呀,
看似十分自信,
其实呢,
有点儿空,
有没底气,
但毕竟周瑜和诸葛亮啊,
意见相同,
英雄所见略同了,
都非常高兴啊。
饮罢分散,
这酒喝的挺高兴,
也喝完了,
各自离别,
诸将皆不知其事啊。
大家可以注意一下,
原著里边可没写有鲁肃什么事,
鲁肃可没在这儿啊,
是周瑜和诸葛亮,
只有他们俩相互一看手掌。
但是在电视剧里边呢,
咱们那个最经典那一版三国演义呢,
鲁子敬是在场的,
但是看三国演义原著应该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那这咱就不提他们的区别了,
书归正传,
却说曹操这边啊,
哼,
太窝火了,
怎么的平白的折了十五六万支箭,
是心中气闷。
各位要注意,
生气归生气,
但是这句话也有问题呀,
啊,
究竟是什么问题,
咱们下回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