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春雨不闻百舌》,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
诗句:“饮恨亦无声”
出处:《春雨不闻百舌》
读音:平仄:仄仄仄平平
拼音:yǐnhènyìwúshēng
赏析解释:
【饮恨】抱恨含冤。南朝梁江淹《恨赋》:“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宋秦观《李训论》:“惟其不用二臣,而委之训与郑注,是以事败谋泄,害及忠良蹀血观闕之前,不胜饮恨而已。”袁鹰《飞》:“无数爱国者一腔热血,尽付东流,半世奔波,终身饮恨。”漢
【亦】〔古文〕《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睪。總也,又也。又傍及之詞。又姓。宋開禧進士亦尚節,明參將亦孔昭。又同奕。《詩·周頌》亦服爾耕。《箋》亦,大也。《正義》亦奕義通。 亦本作,象人左右兩腋形。《說文》與掖同。《詩·衡門序》誘掖其君。《釋文》《石經》作亦。亦,古掖字也,左右肘脅之閒曰掖。後从肉作腋。
【无声】1.没有声音。《庄子·知北游》:“视之无形,听之无声。”三国魏曹植《七启》之一:“画形於无象,造响於无声。”唐韩愈《送孟东野序》:“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金元好问《通奉大夫张君神道碑铭》:“舞云之春风,润物无声。”巴金《探索集·友谊》:“看见了西园寺先生、清水先生和其他几位朋友的眼泪……我却无声地哭了。”2.吞声;不说话。唐杜甫《投简咸华两县诸子》诗:“君不见空墙日色晚,此老无声泪垂血。”元倪瓒《画竹赠申彦学》诗:“写出无声断肠句,鷓鴣嗁处竹苍苍。”茅盾《子夜》六:“他这无声的温柔的抗议,可以引出林佩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