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小憩》,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
诗句:“小憩啬精神”
出处:《小憩》
读音:平仄:仄仄仄平平
拼音:xiǎoqìsèjīngshén
赏析解释:
【小憩】亦作“小憇”。短暂休息。宋沉括《梦溪笔谈·权智》:“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清王士禛《娑罗坪》诗:“小憩娑罗坪,手扶娑罗树。”清李静山《增补都门杂咏·十刹海》:“柳塘莲浦路迢迢,小憩浑然溽暑消。”《花城》1981年第5期:“我想靠着马背小憇一会,我实在太疲劳了。”
【啬】〔古文〕《唐韻》所力切《集韻》《韻會》殺測切,音色。《說文》本作。愛濇也。从來从。來者,而藏之,故田夫謂之嗇夫。《玉篇》愛也,慳貪也。《易·說卦傳》爲吝嗇。《左傳·襄二十六年》嗇于。《註》嗇,貪也。又《老子·道德經》治人事天莫如嗇。《註》嗇者,有餘不盡用之意。又《史記·倉公傳》脈嗇而不屬。又官名。《書·胤征》嗇夫馳。《註》嗇夫,主幣之官。《詩·小雅·田畯至喜箋》田畯,司嗇,今之嗇夫也。《史記·張釋之傳》虎圈嗇夫。《註》正義曰:掌虎圈,百官表有鄉嗇夫,此其類也。又與穡同。《儀禮·特牲饋食禮》主人出寫嗇于房。
【精神】1.指人的精气、元神。相对于形骸而言。《吕氏春秋·尽数》:“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汉王符《潜夫论·卜列》:“夫人之所以为人者,非以此八尺之身也,乃以其有精神也。”元揭傒斯《哭王十良仲》诗:“精神与时息,形质随日化。”2.指人的意识。《史记·太史公自序》:“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清刘大櫆《见吾轩诗序》:“文章者,古人之精神所藴结也。”孙中山《军人精神教育》:“至于精神定义若何,欲求精确之界限,固亦非易,然简括言之,第知凡非物质者,即为精神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