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段秀实》,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
诗句:“夺笏直前击”
出处:《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段秀实》
读音:
赏析解释:
【笏】《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呼骨切,音忽。公及士所搢也。《禮·玉藻》笏,天子以球玉,諸侯以象,大夫以魚須文竹,士以竹本象可也。笏度二尺有六寸,其中博三寸,其殺六分而去一。凡有指畫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則書于笏。《左傳·桓二年》袞冕黻珽。《註》珽,玉笏也,若今吏之持簿。《晉書·輿服志》古者貴賤皆執笏,有事則搢之于腰帶。《釋名》笏,忽也,備忽忘也。《廣韻》笏,一名手版,品官所執。《輿服雜事》五代以來,惟八座尚書執笏,以筆綴手版頭,紫囊裹之。其餘王公、卿、士但執手版,主于敬。不執筆,示非記事官也。《正字通
【直前】径直向前。《汉书·外戚传下·冯昭仪》:“冯倢伃直前,当熊而立。”《三国志·魏志·曹仁传》:“仁径渡沟直前,衝入贼围。”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詬虏帅失信。”李石曾《无政府说》:“革命者,直前不息,勇往不倦,质言之,大千世界进化之大关键也。”2.太子府内官名。《陈书·胡颖传》:“﹝胡颖﹞梁世仕至武陵国侍郎,东宫直前。”典
【击】《唐韻》古歷切《集韻》《韻會》吉歷切,音激。《說文》攴也。《徐曰》撲也。《廣韻》打也。《增韻》扣也。《易·蒙卦》擊蒙。《註》擊去童蒙,以發其昧。《史記·叔孫通傳》拔劒擊柱。又《酷吏傳》義縱以鷹擊毛摯爲治。又攻殺也。《楚語》刲羊擊豕。《註》擊,殺也。《前漢·高帝紀》急擊之勿失。又觸也。《莊子·田子方》目擊而道存矣。或作撽。又《集韻》《韻會》《正韻》敵切,音檄。與覡同。男巫也。《荀子·王制篇》知其吉凶妖祥,傴巫跛擊之事也。《註》擊讀爲覡。又《集韻》吉詣切,音訃。人名。春秋晉有屠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