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鸟先飞
我们一直在努力
2025-01-27 00:30 | 星期一

《东山有晚遇》意思出处赏析

出自《和答潘端叔见寄》,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

诗句:“东山有晚遇”

出处:《和答潘端叔见寄》

读音:

赏析解释:

【东山】1.《诗·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朱熹集传:“东山,所征之地也。”后因以代指远征或远行之地。宋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上:“玉汝有爱妾刘氏,将行,剧饮通夕……刘贡父,玉汝姻党,即作小诗寄之以戏云:‘嫖姚不復顾家为,谁谓东山久不归。’”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四:“此去东山又北山,镜中强半尚红颜。”2.《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赵岐注:“东山,盖鲁城东之高山。”后因以代指鲁地。宋李清照《上枢密韩肖胄诗》:“嫠家父祖生齐鲁,位下名高人比数……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3.据《晋书

【有】〔古文〕《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音友。《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又《玉篇》不無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又《繫辭》富有之謂大業。又《詩·商頌》奄有九有。《傳》九有,九州也。又《左傳·桓三年》有年。《註》五穀皆熟書有年。又《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又姓。《論語》有子。《註》孔子弟子有若。又《集韻》尤救切。與又通。《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詩·邶風》不日有曀。《註》有,又也。又《韻補》叶羽軌切。《前漢·敘

【晚】〔古文〕《唐韻》無遠切《集韻》《韻會》武遠切,音挽。《說文》莫也。《博雅》後也。《史記·李斯傳》君何見之晚。《前漢·天文志》伏見蚤晚。zdic.net漢典

【遇】〔古文〕《唐韻》牛具切《集韻》《韻會》元具切《等韻》魚具切,音寓。《玉篇》見也,道路相逢也。《廣韻》不期而會也。《春秋·隱八年》宋公、衞侯遇于垂。《穀梁傳》不期而會曰遇。《禮·曲禮》諸侯未及期相見曰遇。《註》未及期,在期日之前也。《周禮·春官·大宗伯》諸侯冬見曰遇。《註》偶也,欲其若不期而偶至也。又待也,接也。《前漢·季布傳》遇人恭謹。又《蒯通傳》漢王遇我厚。又合也。《前漢·揚雄傳》七十說而不遇。又姓。《風俗通》漢有遇冲,爲河內太守。又《字彙補》五口切,與偶同。《史記·天官書》氣相遇者,使勝高。又《集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 本文链接:http://www.benxiaoben.com/ef6b4V1c9Ag1TUAME.html

相关推荐

  • 《叹君阳春词》意思出处赏析

    《叹君阳春词》意思出处赏析

    出自《和答潘端叔见寄》,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 诗句:“叹君阳春词” 出处:《和答潘端叔见寄》 读音:赏析解释: 【叹】《龍龕》音以。又《川韻》作又字。(嘆...

  • 《古来奇特事》意思出处赏析

    《古来奇特事》意思出处赏析

    出自《和答潘端叔见寄》,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 诗句:“古来奇特事” 出处:《和答潘端叔见寄》 读音:赏析解释: 【古】〔古文〕《唐韻》《集韻》公戸切《韻會...

  • 《发白念少年》意思出处赏析

    《发白念少年》意思出处赏析

    出自《和答潘端叔见寄》,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 诗句:“发白念少年” 出处:《和答潘端叔见寄》 读音:赏析解释: 【发】《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方伐...

  • 《万事风雨过》意思出处赏析

    《万事风雨过》意思出处赏析

    出自《和答潘端叔见寄》,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 诗句:“万事风雨过” 出处:《和答潘端叔见寄》 读音:赏析解释: 【万事】一切事。《墨子贵义》:“子墨子曰:...

  • 《有时短褐过邻舍》意思出处赏析

    《有时短褐过邻舍》意思出处赏析

    出自《警斋吴侍郎再和余送行及居厚弟诗各次韵》,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 诗句:“有时短褐过邻舍” 出处:《警斋吴侍郎再和余送行及居厚弟诗各次韵》 读音:赏析解...

  • 《有时瞥眼道傍见》意思出处赏析

    《有时瞥眼道傍见》意思出处赏析

    出自《题王顺伯秘书所藏兰亭修禊帖》,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 诗句:“有时瞥眼道傍见” 出处:《题王顺伯秘书所藏兰亭修禊帖》 读音:赏析解释: 【有时】1.有时...

  • 《有时眼花落井》意思出处赏析

    《有时眼花落井》意思出处赏析

    出自《即事六言四首》,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 诗句:“有时眼花落井” 出处:《即事六言四首》 读音:赏析解释: 【有】〔古文〕《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

  • 《有时看风把柁》意思出处赏析

    《有时看风把柁》意思出处赏析

    出自《偈六十三首》,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 诗句:“有时看风把柁” 出处:《偈六十三首》 读音:赏析解释: 【有时】1.有时候。表示间或不定。《周礼考工记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