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湖居感伤》,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
诗句:“理高山峭拔”
出处:《湖居感伤》
读音:平仄:仄平平仄平
拼音:lǐgāoshānqiàobá
赏析解释:
【理】《唐韻》良止切《集韻》《韻會》兩耳切《正韻》良以切,音里。《說文》治玉也。《徐曰》物之脈理,惟玉最密,故从玉。《淮南子·覽冥訓》夏桀之時,金積折廉,璧襲無理。《註》用之煩數,皆鈍而無文。又《說文徐註》治玉治民皆曰理。《書·周官》論道經邦,燮理隂陽。《前漢·循吏傳》政平訟理。又《玉篇》正也。《左傳·成二年》先王疆理天下。《註》理,正也。又《玉篇》道也。《廣韻》義理。《易·繫辭》易而天下之理得矣。《史記·平原君傳》謂公孫龍曰:公無復與孔子高辨事也。其人理勝於辭,公辭勝於理,辭勝於理,終必受詘。《皇極經世》天下
【高山】高峻的山。亦比喻崇高的德行。《荀子·劝学》:“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三国志·魏志·杜畿传》“其得人心如此”裴松之注引晋杜笃《杜氏新书》:“今吾亦冀众人仰高山,慕景行也。”宋秦观《吕与叔挽章》之一:“举举西州士,来为邦国华。艺文尤尔雅,经术自名家。正有高山仰,俄成逝水嗟。”参见“高山景行”。2.传说中的山名。《山海经·西山经》:“又西北五十里高山,其上多银,其下多青碧、雄黄。”3.少数民族名。清魏祝亭《两粤傜俗记》:“其在西者,种凡三:曰高山,曰花肚,曰平地。”典
【峭拔】1.高而陡。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四:“滎阳县南百餘里,有兰巖山,峭拔千丈。”宋沉括《梦溪笔谈·杂志一》:“余观雁荡诸峰,皆峭拔嶮怪,上耸千尺。”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自清韵轩后,梁空蹬险,山径峭拔,游人有攀躋偃僂之难。”李瑛《高山哨所》诗:“在那峭拔的山顶,雄峙着我们战士的哨棚。”2.挺拔。唐裴说《春日山中行》诗:“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3.高超不凡。后蜀欧阳炯《贯休应梦罗汉画歌》:“西岳高僧名贯休,孤情峭拔凌清秋。”金元好问《刘西嵓汲》:“黄鲁直天资峭拔,摆出翰墨畦逕。”4.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