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初到行在》,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
诗句:“首阳柱下孰工拙”
出处:《初到行在》
读音:
赏析解释:
【首阳】山名。一称雷首山,相传为伯夷、叔齐采薇隐居处。《诗·唐风·采苓》:“采苓采苓,首阳之巔。”毛传:“首阳,山名也。”《论语·季氏》:“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於首阳山,采薇而食之。”按,首阳山在今何地,旧说不一。《论语》何晏集解引汉马融曰:“首阳山在河东蒲坂,华山之北,河曲之中。”蒲坂故城,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南。
【柱下】1.相传老子曾为周柱下史,后以“柱下”为老子或老子《道德经》的代称。《后汉书·王充王符等传论》:“贵清静者,以席上为腐议;束名实者,以柱下为诞辞。”李贤注:“柱下,老子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诗必柱下之旨归,赋乃漆园之义疏。”宋辛弃疾《水调歌头》词:“莫怪新来白髮,恐是当年柱下,《道德》五千言。”清龚自珍《邵子显校刊<娄东杂著>序》:“此事成,可以傲嬴刘,媲柱下,储以俟后圣。”2.周秦置柱下史,后因以为御史的代称。《汉书·张苍传》:“﹝张苍﹞秦时为御史,主柱下方书。”颜师古注:“柱下,居殿柱
【孰】《唐韻》殊六切《集韻》《韻會》《正韻》神六切,音淑。《說文》食飪也。本作,隸作孰。生之反也。《禮·禮運》腥其俎,孰其殽。《特牲饋食禮》註,祭祀自孰始。又歲稔也。《禮·樂記》德盛而敎尊,五穀時孰。《前漢·食貨志》大孰則上糴三而舍一,中孰則糴一,使民食足。互見火部熟字註。又《爾雅·釋訓》孰,誰也。《楚辭·天問》圓則九重,孰營度之。《莊子·天運篇》孰主張是,孰維綱是。《史記·藺相如傳》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又《正韻》何也。《論語》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又《正字通》審也。《漢武策賢良制》其孰之復之。○按《說文》
【工拙】。《吕氏春秋·知度》:“若此则工拙愚智勇惧可得以故易官。”唐黄滔《唐昭宗实录》:“明试殿庭,题目尽取於《典》《坟》,赋咏用观其工拙。”茅盾《<子夜>后记》:“我不遑再计工拙,就靦然出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