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咏史赠王侍御》,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
诗句:“於中常戚戚”
出处:《咏史赠王侍御》
读音:平仄:平平平平平
拼音:zhōngchángqīqī
赏析解释:
【中常】般。宋苏轼《士燮论》:“中常之主,鋭於立事,忽於天戒,日寻干戈,而残民以逞。”清龚炜《巢林笔谈·邬都尉八山迭翠诗》:“故老相传,公姿貌中常,选尚之日,赐宴内廷,一时公卿子弟咸自‘矜持’,公独饮啖如常。”
【戚戚】相亲貌。《诗·大雅·行苇》:“戚戚兄弟,莫远具尔。”毛传:“戚戚,内相亲也。”三国魏曹植《求通亲亲表》:“退省诸王,常有戚戚具尔之心。”《南史·谢弘微传》:“混诗所言:‘昔为乌衣游,戚戚皆亲姓。’”2.忧惧貌;忧伤貌。《论语·述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何晏集解引郑玄曰:“长戚戚,多忧惧。”《汉书·韦玄成传》:“今我度兹,戚戚其惧。”晋陶潜《五柳先生传》:“不戚戚於贫贱,不汲汲於富贵。”宋李清照《声声慢》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悽悽惨惨戚戚。”鲁迅《三闲集·通信》:“虽然明知道这是浅薄的人道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