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魏忠献公挽辞三首》,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
诗句:“瀛海吁谟定”
出处:《魏忠献公挽辞三首》
读音:
赏析解释:
【瀛海】王充《论衡·谈天》:“九州之外,更有瀛海。”宋贺铸《海月谣》词:“楼平迭巘。瞰瀛海、波三面。”《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与同志书》:“自别以来,忽忽月餘日矣,涉江湖,泛瀛海,离乡去国,留学他邦。”
【吁】〔古文〕《唐韻》况于切《集韻》《韻會》匈于切,音訏。《說文》驚也。《玉篇》疑怪之辭也。《廣韻》嘆也。《書·堯典》帝曰:吁嚚訟可乎。《詩·周南》云何吁矣。又留吁,赤狄別種。《春秋·宣十六年》晉人滅赤狄、甲氏及留吁。又省作于。《詩·周南》于嗟麟兮。《召南》于嗟乎騶虞。又《集韻》雲俱切,音迂。義同。又《集韻》《正韻》休居切。與噓同。《王充·論衡》猪馬以气吁之。又《廣韻》《集韻》王遇切,音芋。義同。 《說文》本作吁。吁,字从口从亐。《說文》吁本字。
【谟】〔古文〕譕《唐韻》《正韻》莫胡切《集韻》《韻會》蒙晡切,音模。《說文》議謀也。《徐曰》慮一事畫一計爲謀,汎議將定其謀曰謨。《虞書》有《大禹謨》,《臯陶謨》。《傳》謨,謀也。大禹謀九功,臯陶謀九德。《詩·大雅》訏謨定命。《周禮·秋官·大行人》夏宗以天下之謨。又《爾雅·釋詁》僞也。《註》謀而不忠。又無也。《南唐書·黨與傳》越人謨信,未可速攻。《註》謨信,無信也。閩人語音。又《集韻》《韻會》莫故切,模去聲。《前漢·敘傳》漢之宗廟,叔孫是謨。革自孝元,諸儒變度。謨,音慕。又《集韻》《類篇》末各切,音莫。亦謨也。《
【定】〔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徑切,庭去聲。《說文》安也。《增韻》靜也,正也,凝也,決也。《易·說卦》天地定位。《書·堯典》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禹貢》震澤底定。又《禮·王制》論進士之賢者,以告於王,而定其論。《註》謂各署其所長也。又止也。《書·洛誥》公定,予往已。《註》成王欲周公止洛,自歸往宗周也。又《儀禮·鄕飮酒禮》羹定。《註》定猶熟也。《疏》熟卽止,故以定言之。又《諡法》純行不差,安民法古,曰定。又州名。漢中山郡,唐改定州,以安定天下爲名。又丘名。《爾雅·釋丘》左澤曰定。又《廣韻》《集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