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草茫茫-惩厚葬也》,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
诗句:“骊山脚下秦皇墓”
出处:《草茫茫-惩厚葬也》
读音:
赏析解释:
【骊山】在陕西省临潼县东南,因古骊戎居此得名。是著名的游览、休养胜地。又名郦山。《汉书·刘向传》:“秦始皇葬於驪山之阿,下錮三泉,上崇山坟,其高五十餘丈,周回五里有餘。”唐张说《应制奉和》:“汉家行树直新丰,秦地驪山抱温谷。”清陈维崧《满庭芳·距汝州四十里山有温泉相传为唐武后幸洛时浴处》词:“凄然也,驪山浴馆,一样野花稠。”
【脚下】下。唐杜甫《李鄠县丈人胡马行》:“头上鋭耳批秋竹,脚下高蹄削寒玉。”《朱子语类》卷二十:“问志学与立,曰:‘志是要求箇道,犹是两件物事;到立时,便是脚下已踏著了也。’”《老残游记》第八回:“不但人行脚下觉得轻了许多,即驴子也不似从前畏难苟安的行动。”王洪涛《莉莉》诗:“太行在你的脚下,你在太行的怀里!”2.物体近地面的部分。唐白居易《草茫茫》诗:“草茫茫,土苍苍,苍苍茫茫在何处,驪山脚下秦皇墓。”前蜀贯休《渔家》诗:“前山脚下得鱼多,恶浪堆中尽头睡。”《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来日午时,你可将船泊
【秦】〔古文〕《唐韻》《廣韻》匠隣切《集韻》《類篇》《韻會》《正韻》慈隣切,音螓。國名。《說文》伯益之後所封國。地宜禾。《詩·秦風·車鄰註》秦,隴西谷名。在雍州鳥鼠山之東北。《疏》今秦亭,秦谷也。《韻會》春秋秦國,漢置天水郡,後魏改秦州。《釋名》秦,津也。其地沃衍有津潤也。又三秦。《史記·項羽紀》三分關中,王秦降將,章邯雍王,司馬欣塞王,董翳翟王,爲三秦。又大秦國。《後漢·西域傳》大秦在海西,亦云海西國。其人民長大平正,有類中國,故謂之大秦。又姓。秦自顓頊後,子嬰旣滅,支庶以爲秦氏。又《說文》一曰秦,禾名。又叶
【墓】《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莫故切,音暮。《說文》丘也。《鄭玄曰》冢塋之地,孝子所思慕之處。《禮·檀弓》古不修墓。又易墓非古也。《王制》墓地不請。《周禮·春官》墓大夫掌凡邦墓之地域,爲之圖,令國民族葬。凡爭墓地,聽其獄訟,帥其屬而巡墓厲。《註》墓厲,謂塋限遮列之處。庶人不封不樹,故不言冢而云墓。又《揚子·方言》凡葬,無墳謂之墓,有墳謂之塋。故檀弓云:墓而不墳。又平曰墓、封曰冢、高曰墳。又北谷曰墓。《史記·封禪書》西方神明之墓。又《集韻》晡切,音模。《前漢·班固敘傳》陵不崇墓。《註》墓音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