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双调】水仙子_廉香林南园》,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
诗句:“梦魂中识破邯郸”
出处:《【双调】水仙子_廉香林南园》
读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拼音:mènghún14shízhìpòhándān
赏析解释:
【梦魂】以为人的灵魂在睡梦中会离开肉体,故称“梦魂”。唐刘希夷《巫山怀古》诗:“頽想卧瑶席,梦魂何翩翩。”宋晏几道《鹧鸪天》词:“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元萨都剌《木兰花慢·彭城怀古》词:“楚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清沉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自别沧浪,梦魂常绕。”典
【中】〔古文〕《唐韻》陟弓切《集韻》《韻會》《正韻》陟隆切,音忠。《書·大禹謨》允執厥中。《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五禮防民僞,而敎之中。《左傳·成十三年》劉子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又《左傳·文元年》舉正於中,民則不惑。《註》舉中氣也。又司中,星名。在太微垣。《周禮·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又《前漢·律歷志》春爲陽中,萬物以生。秋爲隂中,萬物以成。又中央,四方之中也。《書·召誥》王來紹上帝,自服于土中。《註》洛爲天地之中。《張衡·東京賦》宅中圓大。又正也。《禮·儒行》儒有衣冠中。《周禮·秋官·司刺
【识】〔古文〕《唐韻》賞職切《集韻》《韻會》設職切,音式。《說文》常也。一曰知也。《長箋》訓常無意義。《玉篇》識,認也。《增韻》能別識也。又見識也。《詩·大雅》不識不知,順帝之則。《左傳·襄二十九年》吳公子札聘于鄭,見子產如舊相識。《老子·道德經》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莊子·繕性篇》道固不小行,德固不小識。《揚子·法言》多聞見而識乎正道者,至識也。多聞見而識乎邪道者,迷識也。又草名。《大戴禮·夏小正》三月采識。識,草也。又州名。《唐書·地理志》識利州屬高麗降戸州。又姓。見《姓纂》。又《廣韻》《集韻》《韻會》
【破】〔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普過切,頗去聲。壞也,剖也,裂也,劈也,坼也。《正字通》凡物壞,及行師敗其軍,奪其地,皆曰破。說文專訓石碎,泥。又《韻會》曲破,樂名。樂書云:唐明皇天寶,樂章多以邊地名曲。如伊州,甘州之類。曲終繁聲,名爲入破。又《字彙補》披義切,音媲壞也。又叶博屑切,音鷩。《呂覽》膏以明自煎,鐸以聲自穴。翠以羽殃身,蚌以珠致破。
【邯郸】1.古地名。今河北省邯郸市。春秋时,卫地,后属晋。公元前386年赵敬侯自晋阳徙都邯郸。秦王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置邯郸郡。三国、魏、晋为广平郡,隋开皇中改置县,唐、宋、金、元因之。《左传·哀公元年》:“夏四月,齐侯、卫侯救邯郸,围五鹿。”《汉书·地理志下》:“邯郸北通燕涿,南自郑卫,漳河之间一都会也。”清陈维崧《菩萨蛮·赠梁陶侣》词:“邯郸年少春衫緑,鸣筝竞唱《棠村曲》。”2.战国赵都邯郸,因以为赵的代称。《竹书纪年·显王》:“六年,我师伐邯郸,取列人。我师伐邯郸,取肥。”《竹书纪年·显王》:“十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