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酹江月(中秋,彭明叔别去赴永阳,夜集)》,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
诗句:“雪白长城”
出处:《酹江月(中秋,彭明叔别去赴永阳,夜集)》
读音:平仄:仄平平平
拼音:xuěbáichángchéng
赏析解释:
【雪白】1.像雪一样的洁白。《太平御览》卷八六○引晋束晳《饼赋》:“尔乃重罗之麵,尘飞雪白。”《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这里场盐是雪白的,运到汉口,便变了半黄半黑的了。”冯至《半坡村》诗:“雪白的棉花纺成了细纱,雪白的细纱织成了布匹。”2.比喻品格高洁或清白无瑕。《后汉书·宋汉传》:“太中大夫宋汉,清修雪白,正直无邪。”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颜冉龙翰凤雏,曾史兰薰雪白。”明朱国祯《涌幢小品·雪白》:“谚曰:‘雪白百姓。’谓人身上无一点瑕类也。”3.借指白色的事物。宋苏轼《次荆公韵四绝》之一:“深红浅
【长城】的绵亘不绝的城墙。春秋战国时各国出于防御目的,分别在边境形势险要处修筑长城。《左传·僖公四年》载有“楚国方城以为城”的话,这是有关长城的最早记载。战国时齐、楚、魏、燕、赵、秦和中山等国相继兴筑。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为了防御北方匈奴的南侵,将秦、赵、燕三国的北边长城予以修缮,连贯为一。故城西起临洮(今甘肃省岷县),北傍阴山,东至辽东,俗称“万里长城”。至今尚有遗迹残存。此后汉、北魏、北齐、北周、隋各代都曾在北边与游牧民族接境地带筑过长城。明代为了防御鞑靼、瓦剌的侵扰,自洪武至万历时,前后修筑长城达十八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