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缲或焙茗出自《太湖诗。崦里(傍龟山下有良田二十顷)》,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
诗句:“停缲或焙茗”
出处:《太湖诗。崦里(傍龟山下有良田二十顷)》
读音:平仄:平平仄仄平
拼音:tíngqiāosāohuòbèimíng
赏析解释:
【停】《唐韻》特丁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丁切,音廷。行中止也。《釋名》停,定也。定於所在也。《王弼易傳》八卦復位,六爻遷次,周而復始,上下不停。又《關尹子·八籌篇》草木俄茁茁,俄停停。《註》停停,樸遬不長也。又叶徒當切,音唐。《韓愈·贈張籍詩》從喪期至洛,還走不及停。假道經盟津,出入行澗岡。 《復古編》本作亭,後人又別作停。
【缲】《集韻》子皓切,音早。《說文》帛如紺色。《博雅》繰謂之縑。又《集韻》千遙切,音鍫。又七小切,音悄。義同。又《集韻》蘇遭切,音騷。《玉篇》同繅。詳繅字註。 《廣韻》俗又作縿,非。縿本音衫。繅字原从臼作。zdic.net漢典
【或】〔古文〕《集韻》越逼切,音閾。《說文》邦也。从口从戈,以守一。一,地也。通作域。又《廣韻》胡國切《集韻》《韻會》《正韻》穫北切,音惑。疑也。凡或人或曰皆闕疑之辭。《易·乾卦》或躍在淵。《朱子·本義》疑而未定之辭。又與惑通。怪也。《孟子》無或乎王之不智也。◎按六書有假借,或本是邦或字,借爲疑或字,後人加土爲域,加心爲惑。而於或字,止作或人或曰之用,幷其本義而忘之矣。
【焙茗】许浑《村舍》诗:“野碓舂秔滑,山厨焙茗香。”唐皮日休《崦里》诗:“罢钓时煮菱,停繰或焙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