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游中岩》,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
诗句:“篮舆屈曲上中岩”
出处:《游中岩》
读音: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韵脚:下平二十七銜
拼音:lányúqūqǔshàngzhōngyán
赏析解释:
【篮舆】乘坐的交通工具,形制不一,一般以人力抬着行走,类似后世的轿子。《晋书·孝友传·孙晷》:“富春车道既少,动经江川,父难於风波,每行乘篮舆,晷躬自扶持。”《宋书·隐逸传·陶潜》:“潜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轝篮舆。”清方文《赠孙子穀》诗:“蹇予脚疾愁归路,直遣篮舆送到家。”
【屈曲】1.弯曲,曲折。《文选·张衡<东京赋>》:“謻门曲榭,邪阻城洫”三国吴薛综注:“冰室门及榭,皆屈曲邪行,依城池为道也。”唐李群玉《九子坂闻鹧鸪》诗:“正穿屈曲崎嶇路,又听钩輈格磔声。”明唐顺之《条陈水运事宜》:“见闽浙人舟行石罅间,屈曲无碍。”宋教仁《登韬光绝顶》诗:“徐寻屈曲径,竟上最高峰。”2.指事物的原委本末。《三国志·蜀志·法正传》:“斯乃大略,其外较耳。其餘屈曲,难以辞极也。”3.委曲,曲意迁就。《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其所以务崇小惠,必以其父新死,自度衰微,恐困苦之民一朝崩沮,故彊屈曲以
【上中】,也就是第二等。《书·禹贡》:“海岱及淮惟徐州……厥田惟上中,厥赋中中。”孔传:“田第二,赋第五。”宋晁贯之《墨经·松》:“根榦肥大,脂出若珠者曰脂松、品惟上中。”
【岩】《正字通》俗嵒字。巖俗省作岩。(巖)《唐韻》五銜切《集韻》魚銜切《韻會》疑銜切《正韻》魚咸切,音嵒。《說文》岸也。从山嚴聲。《增韻》石窟曰巖,深通曰洞。 一曰險也。《左傳·隱元年》制巖邑也。《公羊傳·僖三十三年》殽之嶔巖,文王所避風雨也。又嶃巖,高峻貌。《司馬相如·上林賦》嶄巖嵾嵳。又巖廊,殿廡也。《漢武帝·策賢良制》虞舜之時,遊於巖廊之上。又地名。《書·說命》說築傅巖之野。《傳》傅巖,在虞虢之閒。又《集韻》魚杴切《韻會》疑杴切,音嚴。巖巖,高貌。《詩·魯頌》泰山巖巖,魯邦所詹。又《正字通》本作嚴。亦作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