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效进士作三年通一经》,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
诗句:“同声不同调”
出处:《效进士作三年通一经》
读音:平仄:平平平平仄
拼音:tóngshēngbùfǒutóngdiào
赏析解释:
【同声】声音相同。比喻志趣相同或志趣相同者。汉贾谊《新书·胎教》:“故同声则处异而相应,意合则未见而相亲。”晋陆机《驾言出北阙》诗:“良会罄美服,对酒宴同声。”唐李白《赠僧崖公》诗:“江濆遇同声,道崖乃僧英。”金元好问《自菊潭丹水还寄崧前故人》诗:“黄金鍊出相思句,寄与同声别后看。”参见“同声相应”。2.谓众口一辞;随声附和。汉扬雄《解嘲》:“是以欲谈者卷舌而同声,欲步者拟足而投跡。”《东周列国志》第六二回:“诸大夫同声应曰:宜逐之。”欧阳山《柳暗花明》八一:“大家一听,又雄壮,又有劲,又明白,又合心意,都同声叫
【不】〔古文〕《韻會》《正韻》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又《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又《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又《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又《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又《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
【同调】相同,比喻有相同的志趣或主张。《文选·谢灵运<七里濑>诗》:“谁谓古今殊,异世可同调。”李善注:“调,犹运也。谓音声之和也。”唐杜甫《徒步归行》:“人生交契无老少,论心何必先同调。”宋秦观《寄陈季常》诗:“揭竿趣灌瀆,与尔不同调。”2.喻指志趣或主张一致的人。清顾炎武《寄张文学弨时淮上有筑堤之役》诗:“愁絶无同调,蓬飘久索居。”吴组缃《山洪》五:“但是谈起道理,发起议论来,三官在村上还是只能找到四狗子作他的同调。”3.音韵学术语。谓声调相同。王力《<同源字典>凡例》:“同音不同调(如‘买、卖’),也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