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王献之洛神赋帖赞》,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
诗句:“杳莫名之”
出处:《王献之洛神赋帖赞》
读音:
赏析解释:
【杳】《唐韻》烏皎切《集韻》《韻會》《正韻》伊鳥切,音窅。《說文》冥也。《張衡·思賦》日杳杳而西匿。《淮南子·天文訓》日晡則反景上照於桑楡,故杳字日在木下。又《玉篇》深廣貌。《管子·內業篇》杳乎如入於淵。又叶委羽切,迂上聲。《王逸·九思》意逍遙兮欲歸,衆穢盛兮杳杳。思哽饐兮詰詘,涕流瀾兮如雨。漢典考證:〔《集韻》《韻會》《正韻》伊烏切,音窅。〕 謹照原文烏改鳥。 考證:〔《集韻》《韻會》《正韻》伊烏切,音窅。〕 謹照原文烏改鳥。
【莫名】没法用语言表达。犹言非常。清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十二月初十》:“贵国使臣华尔身齎到国书并自鸣鐘一座,良工巧製,十二时备致嘉祥,吉语遥颁,亿万年永膺福祚,接閲之餘,莫名欣悦。”清李鸿章《复张子青书》:“仰承高谊,感谢莫名。”巴金《家》一:“他心里交织着复仇的欢喜和莫名的恐怖。”
【之】〔古文〕《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音枝。《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適也,往也。《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氣,則無不之也。又於也。《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註》之,適也。《朱傳》猶於也。又語助辭。《書·金縢》禮亦宜之。《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又此也。《詩·周南》之子于歸。《註》之子,是子也。又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