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武牢关遇雨》,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
诗句:“溟蒙湿翠微”
出处:《武牢关遇雨》
读音:
赏析解释:
【溟蒙】亦作“溟蒙”。1.小雨貌。元张昱《船过临平湖》诗:“只因一霎溟濛雨,不得分明看好山。”苏曼殊《断鸿零雁记》第四章:“余方独行前村,天忽阴晦,小雨溟濛,沾余衣袂。”2.昏暗;模糊不清。南朝梁沉约《八咏诗·被褐守山东》:“上瞻既隐軫,下睇亦溟濛。”《周书·刘璠传》:“縈回兮琐散,暠皓兮溟濛。”唐郑谷《送许棠先辈之官泾县》诗:“芜湖春荡漾,梅雨昼溟濛。”明王韦《阁试春阴诗》:“曙光溟濛露华满,轻云阁日天沉沉。”苏曼殊《断鸿零雁记》第十六章:“余在月色溟濛之下,凝神静观其脸,横云斜月,殊胜端丽。”阿英《敌后日记摘
【湿】〔古文〕《唐韻》他合切《集韻》《正韻》託合切,音沓。水名。《說文》水出東郡東武陽,入海。《水經注》濕水,出累頭山。一曰治水。又《廣韻》《集韻》《韻會》失入切《正韻》實執切,音與溼同。《說文》幽溼也。或作濕。又《集韻》叱入切,音蟄。濕濕,牛呞動耳貌。《詩·小雅》其耳濕濕。又鄂合切,音。濕隂,漢侯國名。又席入切,音習。與隰同。坂下溼也。或作濕。 《通雅》濕溼漯顯以形相借。《集韻》漯濕三字同。水出鴈門。○按《說文》濕水,卽禹貢孟子濟漯之漯。蓋濕乃漯本字也。後以漯爲濕,又轉以濕爲乾溼之溼。字原从糸作,不从亚。
【翠微】翠掩映的山腰幽深处。《尔雅·释山》:“未及上,翠微。”郭璞注:“近上旁陂。”郝懿行义疏:“翠微者……盖未及山顶孱颜之间,葱鬱葐蒀,望之谸谸青翠,气如微也。”唐李白《赠秋浦柳少府》诗:“摇笔望白云,开帘当翠微。”宋司马光《和范景仁谢寄西游行记》:“八水三川路渺茫,翠微深处白云乡。”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十一》:“地当山之翠微,深崖坠壑,尚在其下,不觉其为幽閟;乱峯小岫,初环於上,不觉其为孤高。”郁达夫《题画》诗之一:“藜杖意行闻午鷄,人家住在翠微西。”2.泛指青山。唐高适《赴彭州山行之作》诗:“峭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