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次韵周畏知问讯城东梅坞七首》,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
诗句:“要知二五即十”
出处:《次韵周畏知问讯城东梅坞七首》
读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入二十六緝
拼音:yàozhīèrwǔjíshí
赏析解释:
【要知】书简套语。鉴察、察知。宋欧阳修《与韩忠献王书》:“范公人之云亡,天下叹息。昨其家以铭见责。虽在哀苦,义所难辞,然极难为文也。伏恐要知。”
【二五】1.指别卦中的第二爻与第五爻。《京氏易传·大过》:“以金土定吉凶,去本末,取二五,为过之功。”《易·乾》“利见大人”三国魏王弼注:“利见大人,唯二五焉。”按:《易·乾》“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故云“利见大人,唯二五焉。”2.指阴阳与五行。宋周敦颐《太极图说》:“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曹端述解:“二,阴阳也。五,五行也。”清曾国藩《居敬箴》:“天地定位,二五胚胎。”3.指春秋时晋献公嬖人梁五与东关五。《国语·晋语一》:“驪姬赂二五,使言於公
【即】《玉篇》卽今作即。漢典考證:〔《管子·弟子職》左手執燭,右手執卽。《註》卽,作焱。〕 謹照原文左手執燭改右手執燭。右手執卽改左手正櫛。卽作焱非管子註文,惟禮記檀弓註引作卽。謹改爲檀弓註櫛作卽。考證:〔《管子·弟子職》左手執燭,右手執卽。《註》卽,作焱。〕 謹照原文左手執燭改右手執燭。右手執卽改左手正櫛。卽作焱非管子註文,惟禮記檀弓註引作卽。謹改爲檀弓註櫛作卽。
【十】《唐韻》《韻會》是執切《集韻》寔入切《正韻》寔執切,音拾。《說文》十,數之具也。一爲東西,丨爲南北,則四方中央具矣。易,數生于一,成于十。《易·繫辭》天九地十。《前漢·韓安國傳》利不十者,不易業。又通作什。《孟子》或相什百。《前漢·谷永傳》天所不饗,什倍於前。《枚乗傳》此其與秦地相什,而功相百。又《韻會》令官文書借作拾。又《陸游老學菴筆記》轉平聲,可讀爲諶。白樂天詩:綠浪東西南北路,紅欄三百九十橋。宋文安公宮詞:三十六所春宮館,一一香風送管絃。鼂以道詩:煩君一日殷勤意,示我十年感遇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