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上张令公》,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
诗句:“匈奴遥俯伏”
出处:《上张令公》
读音:平仄:平平平仄平
拼音:xiōngnúyáofǔfú
赏析解释:
【匈奴】代北方民族之一。战国时游牧于燕、赵、秦以北地区。其族随世异名,因地殊号。战国时始称匈奴和胡。东汉光武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分裂为南北二部,北匈奴在公元一世纪末为汉所败,部分西迁。南匈奴附汉,西晋时曾建立汉国和前赵国。
【遥】〔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餘招切,音謠。《說文》遠也。《禮·王制》千里而遙。《左傳·昭二十五年》遠哉遙遙。又逍遙,徜徉也。互詳逍字註。
【俯伏】俯首伏地,多表示恐惧屈服或极端崇敬。《六韬·发启》:“弭耳俯伏。”汉贾谊《新书·阶级》:“吏民尝俯伏以敬畏之矣。”唐谷神子《博异志·阴隐客》:“至一大门,势侔楼阁,门有数人俯伏而候。”《红楼梦》第一○五回:“贾赦等听见,俱俯伏在地。”鲁迅《铸剑》:“这时满城都议论着国王的游山,仪仗,威严,自己得见国王的荣耀,以及俯伏得有怎么低,应该采作国民的模范等等。”2.弯着身子。汉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胥(伍子胥)乃张弓布矢欲害使者,使者俯伏而走。”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