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蓑樵笠畔出自《大酺(无射商荷塘小隐)》,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
诗句:“渔蓑樵笠畔”
出处:《大酺(无射商荷塘小隐)》
读音:平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去二十九換
拼音:yúsuōqiáolìpàn
赏析解释:
【渔蓑】亦作“渔簔”。渔人的蓑衣。宋苏轼《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诗之一:“青山来水槛,白雨满渔蓑。”明文徵明《江天暮雪》诗:“寧知风浪高,但道渔蓑好。”明杨慎《十二月廿三日高峣大雪》诗之二:“佳句渔簑怜郑谷,中庭鹤氅立王恭。”清孙枝蔚《式庐诗为石仲昭明府访方尔止处士而作》:“甲第云中连白日,渔簑雪裡傲朱緋。”漢
【樵】《唐韻》昨焦切《集韻》《韻會》慈焦切《正韻》慈消切,音譙。《說文》散木也。《左傳·桓十二年》請無扞采樵者以誘之。又采薪曰樵。《詩·小雅》樵彼桑薪,卬烘于煁。故采薪者謂之樵夫。《史記·孟嘗君傳》樵夫牧豎。又焚也。《公羊傳·桓七年》焚之者何,樵之也。又與譙通。《前漢·趙充國傳》爲壍壘木樵。《師古註》謂爲高樓以望敵也。 《集韻》或作藮,又作。字原从作艸下。又,同樵。
【笠】《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力入切,音力。《篇海》簦、笠,以竹爲之。無柄曰笠,有柄曰簦。《詩·小雅》何蓑何笠。《傳》笠所以禦暑。《左傳註》兵車無蓋,籩人執笠依轂而立,以禦寒暑,名曰笠轂。又地名。《左傳·哀十六年》越子伐吳,吳子禦之笠澤,夾水而陳。《水經注》笠澤在吳南松江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