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读史七首》,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
诗句:“人才进退国安危”
出处:《读史七首》
读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拼音:réncáijìntuìguóānwēi
赏析解释:
【人才】才能。汉王充《论衡·累害》:“人才高下,不能钧同。”晋葛洪《抱朴子·广譬》:“人才无定珍,器用无常道。”《北史·崔亮传》:“立中正不考人才行业,空辨氏姓高下。”唐刘知几《史通·叙事》:“故知人才有殊,相去若是,校其优劣,詎可同年?”2.有才学的人。晋葛洪《抱朴子·逸民》:“褒贤贵德,乐育人才。”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则天下之人才,不胜用矣。”清恽敬《兵部侍郎裘公神道碑铭》:“今上加意人才,大臣多以公名举奏,升内阁侍读学士。”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二讲:“支谦到江南以后,北方仍有宣扬佛学的人才
【进退】“进逻”。1.前进与后退。《易·繫辞上》:“变化者,进退之象也。”韩康伯注:“往復相推,迭进退也。”孔颖达疏:“万物之象皆有阴阳之爻,或从始而上进,或居终而倒退,以其往復相推,或渐变而顿化,故云进退之象也。”《宋书·乐志二》:“进退疾鹰鷂,龙战而豹起。”宋曾巩《殿前都指挥使制》:“夫兵有击刺射驭之能,有坐作进退之法。”沈从文《从文自传·一个老战兵》:“他们学到后来却是驰马射箭,再多学些便是摆阵,人穿了五彩衣服,扛了武器和旗帜,各自随方位调动,随金鼓声进退。”2.举止行动。《后汉书·陈蕃传》:“人君者,摄天
【国】〔古文〕囗囶圀《唐韻》古或切《集韻》骨或切,觥入聲。《說文》邦也。《周禮·夏官·量人》掌建國之法,以分國爲九州。又《冬官·考工記》匠人營國,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涂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後市。《禮·王制》五國以爲屬,十國以爲連,二十國以爲卒,二百一十國以爲州。《孟子》大國,地方百里,次國,地方七十里,小國,地方五十里。又《周禮·地官·掌節》山國用虎節,土國用人節,澤國用龍節。《註》山國多山者,土國平地也,澤國多水者。又滅人之國曰勝國。《左傳註》勝國者,絕其社稷,有其土地也。又九州之外曰外國。亦曰絕國。《後
【安危】平安与危险。《管子·参患》:“君主之所以尊卑,国之所以安危者,莫要于兵。”晋干宝《晋纪总论》:“盖民情风教,国家安危之本也。”宋苏轼《次韵李修孺留别》之一:“岂意青天扫云雾,尽呼黄髮寄安危。”孙继先《强渡大渡河》:“他肩上担着关系全军安危的担子哪。”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