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观儿戏》,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
诗句:“每忆童騃时”
出处:《观儿戏》
读音:平仄:仄仄平平
拼音:měiyìtóngáishí
赏析解释:
【每】《唐韻》武罪切《集韻》《韻會》母罪切《正韻》莫賄切,音浼。《增韻》常也,各也,凡也。《三蒼》曰:每,非一定之辭。《詩·小雅》每懷靡及。《莊子·外物篇》聖人躊躇以興事,以每成功。《郭象註》事不遠本,故其功每成。又雖也。《爾雅·釋訓》每有,雖也。《詩·小雅》每有良朋。《箋》言雖有良朋也。又貪也。《前漢·賈誼傳》衆庶每生。《註》孟康曰:每,貪也。《敘傳》致死爲福,每生作旤。又姓。每當時,漢人。見《印藪》。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莫佩切,音妹。數也。一曰田美也。《左傳·僖二十八年》原田每每。《註》每有枚
【忆】《廣韻》於力切《集韻》《韻會》乙力切《正韻》伊昔切,音抑。念也,思也,記也。《古詩》下有長相憶。 《增韻》古作意,誤。
【童騃】无知。唐韩愈《谢自然》诗:“童騃无所识,但闻有神仙。”唐白居易《观儿戏》诗:“童騃饶戏乐,老大多忧悲。”清赵翼《子才过访草堂》诗:“求荣求利耶,为此童騃乐。”2.泛指愚昧。《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二年》:“契丹主童騃,专事宴游,无远志,非前人之比。”《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宣和四年》:“攸(蔡攸)童騃不习事,谓功业可唾手致。”清吴樾《意见书》:“戴湉童騃,海内所知。”
【时】〔古文〕旹《唐韻》《集韻》《韻會》市之切《正韻》辰之切,音蒔。《說文》四時也。《釋名》四時,四方各一時。時,期也,物之生死各應節期而至也。《書·堯典》敬授人時。《傳》敬記天時以授人也。《又》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禮·孔子閒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淮南子·天文訓》隂陽之專精爲四時。《又》三月而爲一時。又《韻會》辰也,十二時也。又《廣韻》是也。《書·堯典》黎民於變時雍。《傳》時,是也。《詩·大雅》曰止曰時,築室于兹。《朱傳》可以止于是,而築室矣。又《博雅》伺也。《論語》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