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何源秀才为予画山水图觅诗》,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
诗句:“斗升之粟真秣莝”
出处:《何源秀才为予画山水图觅诗》
读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韵脚:去三十九過
拼音:dòushēngzhīsù1mòcuò
赏析解释:
【斗升】升。喻少量、微薄。《庄子·外物》:“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唐刘禹锡《送张盥赴举诗》:“乞取斗升水,因之云汉津。”宋苏轼《上梅直讲书》:“其后益壮……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斗升之禄。”2.借指少量的粮食。宋郭彖《睽车志》卷五:“不数年,财产荡尽,无以为计,乃伐墓木以易斗升。”清方文《春日斋居杂咏》之一:“近水借衡宇,远村遗斗升。”清曹寅《砚山歌》:“此山云自樵夫得,褐裹入市易斗升。”3.指微薄的俸禄。宋陆游《和陈鲁山诗》之二:“哀哉斗升故,諂忘两凭架。”
【之】〔古文〕《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音枝。《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適也,往也。《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氣,則無不之也。又於也。《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註》之,適也。《朱傳》猶於也。又語助辭。《書·金縢》禮亦宜之。《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又此也。《詩·周南》之子于歸。《註》之子,是子也。又變也。《
【粟】〔古文〕《廣韻》相玉切《集韻》《韻會》須玉切《正韻》蘇玉切,音涑。《說文》嘉穀實也。《韻會小補》粟爲陸種之首,米之有甲者。《書·禹貢》四百里粟。《周禮·地官》旅師掌聚野之耡粟、屋粟、閒粟。《註》耡粟,民相助作,一井之中所出,九夫之稅粟也。屋粟,民有田不耕,所罰三夫之稅粟。閒粟,閒民無職事者所出,一夫之征粟。《爾雅·釋草註》秫謂黏粟,與穀相似,米黏。北人用之釀酒,其莖稈似禾而粗大。又地名。《穀梁傳·文十年》及蘇子盟于女粟。《前漢·地理志》左馮翊屬縣粟邑。《註》莽曰粟城。《水經注》睢水,又東逕粟縣。又水名。《
【真】同眞。俗字。
【秣】《唐韻》莫撥切,音末。《說文》食馬穀也。本作。今借作秣。《詩·周南》言秣其馬。《傳》秣,養也。《周禮·天官·大宰》芻秣之式。《註》芻秣,養牛馬禾穀也。又地名。《前漢·地理志》丹陽郡有秣陵縣。又《集韻》莫佩切,音昧。飼也。《詩·小雅》乗馬在廐,摧之秣之。又叶莫結切,音蔑。《張載·七命》煢嫠爲之擗標,孀老爲之嗚咽。王子拂纓而傾耳,六馬噓天而仰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