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林和叔侍郎龟潭庄》,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
诗句:“出宰长城如卓鲁”
出处:《林和叔侍郎龟潭庄》
读音: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
拼音:chūzǎichángchéngrúzhuólǔ
赏析解释:
【出宰】官外出任县官。《后汉书·明帝纪》:“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唐韩愈《县斋读书》诗:“出宰山水县,读书松桂林。”宋梅尧臣《送董著作知北海县》诗:“出宰得古邑,农鉏多带经。”清方苞《巡抚福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黄公墓志铭》:“公起荫子,厉学闻显,未壮出宰,厥猷已远。”严复《救亡决论》:“成贡士,入词林,则其号愈荣,而自视也亦愈大,出宰百里,入主曹司,珥笔登朝,公卿跬步。”
【长城】的绵亘不绝的城墙。春秋战国时各国出于防御目的,分别在边境形势险要处修筑长城。《左传·僖公四年》载有“楚国方城以为城”的话,这是有关长城的最早记载。战国时齐、楚、魏、燕、赵、秦和中山等国相继兴筑。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为了防御北方匈奴的南侵,将秦、赵、燕三国的北边长城予以修缮,连贯为一。故城西起临洮(今甘肃省岷县),北傍阴山,东至辽东,俗称“万里长城”。至今尚有遗迹残存。此后汉、北魏、北齐、北周、隋各代都曾在北边与游牧民族接境地带筑过长城。明代为了防御鞑靼、瓦剌的侵扰,自洪武至万历时,前后修筑长城达十八次
【卓鲁】鲁恭的并称。均以循吏见称,后因以指贤能的官吏。南朝齐孔稚圭《北山移文》:“笼张赵於往图,架卓鲁於前籙。”唐王维《送六舅归陆浑》诗:“伯舅吏淮泗,卓鲁方喟然。”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三折:“做官的皆如卓鲁,令史每尽压萧曹。”明刘基《雁门太守行》:“贤哉洛阳令,卓鲁相继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