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生未遇时出自《杂诗》,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
诗句:“儒生未遇时”
出处:《杂诗》
读音:平仄:平平仄仄平
拼音:rúshēngwèiyùshí
赏析解释:
【儒生】儒士,通儒家经书的人。《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叔孙通之降汉,从儒生弟子百餘人。”汉王充《论衡·超奇篇》:“故夫能説一经者为儒生,博览古今者为通人。”《列子·周穆王》:“鲁有儒生,自媒能治之。”唐元结《寄源休》诗:“天下未偃兵,儒生预戎事。”郁达夫《读陈孝威<上罗斯福总统书>后感》诗:“儒生未必全无用,纸上谈兵笔有神。”
【未】《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無沸切,音味。《說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葉之形。《爾雅·釋天》太歲在未曰協洽。《禮·月令註》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又《前漢·律歷志》昧薆於未。《釋名》未,昧也。日中則昃,向幽昧也。又《玉篇》未猶不也,未有不,卽有也。又未央,複姓。見《李淳風·乙巳占》。
【遇时】好的时机。《荀子·成相》:“尧授能,舜遇时,尚贤推德天下治。”隋李播《天文大象赋》:“壮高祖之遇时,聚五纬而相从。”《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房德因不遇时,説嘴不响,每事只得让他。”许地山《<女国士>后记》:“夫有高世之材,要须遇时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