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F7与26:中华恩怨20年(2)歌词由联合读创演唱,出自专辑《任正非:除了胜利,我们已无路可走》,下面是《16 F7与26:中华恩怨20年(2)》完整版歌词!
16 F7与26:中华恩怨20年(2)歌词完整版
UT斯达康甚至开始瞄准华为的业务范围,
打算以小灵通的高利润作为基础。
捆绑销售软交换、
光网络和无线产品,
伺机抢占华为的地盘,
任正非幡然醒悟,
痛定思痛,
终于决定也做小灵通手机。
因为是贴牌销售,
所以不存在技术难度。
任正非拿出2亿元。
需求只有一个,
不准高利润,
也不准亏本,
自己养活自己,
滚动发展。
运营商是华为的强项,
定下这个策略后,
打开销售渠道就变得非常容易。
2003年的11月,
华为推出了自己的小灵通手机。
而且华为创造性的不做售后,
发货的时候按照损坏率额外给运营商一定数量的手机,
坏了就换,
很快华为小灵通的市场占有率就达到25%。
华为的参与使小灵通手机的价格迅速下滑,
老百姓很欢迎,
但是小灵通暴利时代也就此结束了。
风光一时的UT斯达康在2003年的净利润高达2亿美元,
在华为的阻击下,
2004年便骤降到7000万美元,
到了2005年、
2006年分别亏损4.87亿美元和4.82亿美元。
到2007年,
中国电信关闭了小灵通PHS网络,
小灵通彻底成为历史。
在小灵通业务上的失误,
让华为开始把终端业务上升为公司的重点。
组建了***的手机部门,
如今大名鼎鼎的华为手机就是从这里出发的。
从这里就能看出任正非与侯为贵的巨大差别。
任正非是军人出身。
有着浓浓的军人烙印,
追求卓越,
一切都是为了赢得胜利。
推崇集体主义。
讲求绝对服从管理正规而严格,
赏罚分明,
追求效率,
执行力极强,
敢于大手笔砸钱冒险,
鼓励试错,
用人和营销不拘一格、
大刀阔斧,
华为其实就是一座商业化的大军营。
侯为贵则属于典型的知识分子,
儒雅温和,
稳健中庸,
很少有过激行为。
喜欢追随技术的脚步,
而不是像华为那样开创技术,
管理相对松散,
倾向于水道自然渠成。
这位技术骨干出身的企业家有自己的一套投资哲学。
我跟踪了很多东西,
一看到这个机会非常大,
我就发力,
一看到机会不大,
渐渐就放弃了。
他确实看准了很多东西,
但也相应的缺乏强烈的进攻性,
显得沉稳有余,
进取不足。
结果与华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之后却被华为越甩越远。
侯为贵与任正非相同的一点是,
他们都几乎没有什么工作以外的爱好。
都很少公开接受媒体采访,
显得很内敛。
侯为贵曾说。
我不是一个演员,
不太擅长场面上的事情,
而更愿意脚踏实地的从事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工作。
网上曾有一个段子。
大概可以简单归纳任正非和侯为贵的区别。
何为王道?
对手不乖,
便从他身上撵过去。
何为霸道?
就算乖的也撵过去。
何为儒道?
撵之前跟他说一声。
任正非大概偏于霸道,
而侯为贵更接近儒道。
时任中兴执行副总裁的何世友曾这样描述何为贵和任正非。
1992年我初次接触侯总的时候,
就感觉他像国营企业的厂长,
一个老工程师的感觉,
对人比较慈善和友好,
他比较强调人性化的一面。
而任正非完全按照军事化的方式管理人,
赏罚比较清晰,
他认为好的事情他就会很快去做,
如果你能够做得不错。
他能够把你捧到天上,
如果做得不好,
他可能一脚把你踩在脚下,
这使得华为之间竞争很激烈,
也很残酷,
每个人都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
我的一位在华为工作的朋友说,
晚上睡觉都在做噩梦。
刘平也有相似的评价。
华为的掌门人任正非看上去像一个老农民,
他也经常以农民子居,
有时憨憨的一笑,
满脸的皱纹。
有一次我陪任总将一批邮电局的客人说到兴起的时候,
任总慷慨激昂的给客人演讲。
衷兴的掌门人侯为贵看上去像一个退休的老工程师,
温文尔雅。
说话慢条斯理。
有一次参加中国移动的签约仪式酒会,
我和侯贵及中国移动的领导坐在一桌,
期间侯为贵只是笑眯眯的,
很少说话。
他们两人性格不同,
但并不妨碍他们成为成功的企业家,
成功的人各有各的不同。
创始人的性格决定了两家公司的性格和气质。
在中兴,
员工往往穿着随意,
气氛轻松,
而一到华为,
立马感觉气氛严肃紧张、
团结活泼,
员工个个西装革履,
精神抖擞,
干脆利落。
有随时上战场的精神准备。
业界人士经常说。
如果你看到成群结队的人出现,
那肯定是华为的人,
如果是单枪匹马,
则肯定是中兴的人。
业界素有华为侍郎,
中兴为牛的说法,
说华为是郎并不为过,
但中兴这头牛脾气同样不小,
想起市场来与狼一般凶狠,
互不相让,
必置对方于死地。
在海外市场,
华为和中兴依然是死对头。
打得血肉横飞,
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海外市场血腥争夺。
可以说,
有中兴员工的地方,
就有华为的员工。
中兴与华为几乎同时开始海外探索开拓到2000年,
华为已经在亚非拉三州站稳脚跟,
开始向欧洲、
美国挺进。
2003年,
在印度MTNL公司的一次竞标中,
华为和中兴分别通过印度本地合作伙伴同时参与了项目竞争。
华为的竞标价格为34.5亿卢布,
中兴的价格略高一点,
最后MTNL公司选择的是华为。
侯为贵很是愤怒。
他很快从招标书中找到了华为的一处漏洞,
将一份统计资料送达MTNL公司。
虽然此举并没有改变华为中标的结果,
但也给华为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MTNL公司还特意派出一个调查小组,
搞得任正非大为光火。
2004年,
中兴决定进攻尼泊尔市场,
这是华为进入最早、
费时最多、
防卫最严的海外市场。
为此,
中兴不惜亏本,
以400万美元、
100万CSM网络建设赢得竞标。
这个价格只有华为报价的一半。
任正非怒不可遏。
双方的厮杀越来越凶猛,
在价格上不断绞杀,
以至于国外的运营商已经找到了窍门,
每逢招标只要较少,
华为和中兴就一定能把价格压下来。
双方打得一塌糊涂,
从价格战到无所不用其极,
都在卯着劲儿看谁先流干最后一滴血。
恶性的价格竞争给华为和中兴带来了惨重的损失。
2003年,
华为的净利润为14%,
到了2007年,
虽然营收大幅增加了。
净利润却下降到5%,
而中兴在2007年的净利润甚至不到4%。
2008年,
中国通信设备商终于迎来了最敏感的时期,
3g前夜。
WcdMACDma,
2000、
tdscdma,
对这三大标准到底如何选择?
前途未卜,
中兴和华为只能在三大标准上都加入投入。
任正非认为,
Wcdma是欧洲标准,
与GS一脉相承,
必定是3g市场最大的蛋糕。
为此,
他不惜投入数百亿美元和几千人的研发队伍,
专攻wcdma方向。
侯为贵没有豪赌的气概,
他以中庸之道予以应对,
不放弃wcdma,
适度投入,
依靠CDMA95标准大规模商用基础。
平稳向C2000过渡,
在tdscdma方面,
拉拢业内国字号大唐电信共同起草tdscdma国际标准,
争取政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