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送刘学士守衡阳兼还故里》,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
诗句:“名帖唐家十二时”
出处:《送刘学士守衡阳兼还故里》
读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
拼音:míngtiětángjiāshíèrshí
赏析解释:
【名帖】清赵翼《陔馀丛考·名帖》:“刘冯《事始》云:‘古昔削木以书姓名,故谓之刺,后世以纸书,谓之名帖。’按此説亦有可疑者,既云‘削木为刺’,则应是未有笔墨以前,乃六经及先秦、西汉之书,并无‘刺’字,汉初犹谓之‘謁’。”《玉娇梨》第十六回:“走到门前,就叫小童将名帖递将过去。”《官场现形记》第二回:“赵温手捧名帖,含笑向前,道了来意。”
【唐家】指唐朝。宋文天祥《平原》诗:“唐家再造李郭力,若论牵制公威灵。”
【十二】十分之二。《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齐得十二焉。”裴骃集解引苏林曰:“十二,得十中之二。”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贾公彦疏:“皆无过十二者……皆无过十而税二。”《汉书·贡禹传》:“商贾求利,东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岁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税。”颜师古注:“若有万钱为贾,则获二千之利。”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南朝齐王融《望成行》:“金城十二重,云气出表里。”参见“十二分。”典
【时】〔古文〕旹《唐韻》《集韻》《韻會》市之切《正韻》辰之切,音蒔。《說文》四時也。《釋名》四時,四方各一時。時,期也,物之生死各應節期而至也。《書·堯典》敬授人時。《傳》敬記天時以授人也。《又》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禮·孔子閒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淮南子·天文訓》隂陽之專精爲四時。《又》三月而爲一時。又《韻會》辰也,十二時也。又《廣韻》是也。《書·堯典》黎民於變時雍。《傳》時,是也。《詩·大雅》曰止曰時,築室于兹。《朱傳》可以止于是,而築室矣。又《博雅》伺也。《論語》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